DJI 大疆 Robomaster S1 遥控机器人是一款教育类机器人,孩子既可以像平时遥控玩具一样控制机器人对战,也可以通过Python 和 Scratch 两种编程语言来实现自主编程。可以说是一款寓教于乐的遥控机器人。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款遥控机器人的包装和外观细节,分享我们的实际使用体验和感受。
提到大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家的无人机产品。然而,大疆并不只有无人机,还有我们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款:DJI Robomaster S1 遥控机器人。
这款遥控机器人大疆将其归类为教育类机器人。简单来说,孩子既可以像平时遥控玩具一样控制机器人,也可以通过Python 和 Scratch 两种编程语言来实现自主编程。由于机器人面向的对象是儿童,因此它的编程教育也非常简单,即使是零基础的孩子也能轻松上手。
RoboMaster S1外盒其实份量不俗,盒正面直接放了产品的渲染图;背后则是大致介绍了机身的各种功能与特色。
正面
背面
要是以为像之前开箱的那款机器人,打开来就会是完整一台的话,恐怕你就要失望了.....楼主就是失望的那个人,打开看到满满的轮子一整个呆住了。
原来机器人要自己组!!!!!!(看着自己一旁还没测的一堆手机仰天长啸),下面是大致的零件分区,部分零件还有分两层呢
说明书这边跟钢普拉差不多,基本上有些阅读跟看得懂ABC的小朋友都能轻松搞定,要特别讲一下的反而是装设螺丝的工具盒。
这些螺丝都已经有先分类好,说明书中也会以格子的位置来标示,在拼凑时可以少了很多麻烦.....右下以塑料袋装设的则是螺丝起子的「一部分」。
楼主不是一个喜欢看全部说明书的人,一开始在装轮胎的时候就想说,一根起子的铁棒根本锁不紧啊?我是不是被骗了.....哪有锁好轮胎中间的Mecanum轮还会掉出来的啦!
后来用瑞士刀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自己想的是,DJI也不算家小公司,怎么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后来发现完完全全就是楼主自己眼残.....
在轮组的中央,就安放了起子的握把部分.....这证明了说明书真的好要要看,楼主其实花了大概半小时才解决这件事。
组装的过程其实说难不难,就是一个耐心的展现,至少不用像一般的塑料模型还要将零件剪下,直接找到就能拼凑。以说明书的顺序来说,则是从轮胎、本体、发射台为顺序组装。下方的图片是已经将轮组与车台大致组装完成了。
在底盘轮胎一旁也有标示正确的轮胎指向,说明书中零件其实也有明确标示型号,组装的难度真的不是很高。
这是发射台的装设样貌,如果家中已经有电动起子的朋友,相信组装起来会事半功倍才是。但要是有小朋友,或许可以借着组装的机会顺便培养一下他的耐心~
这边也用了缩时录影拍了RoboMaster S1从无到有的组装过程,并选择10分钟变10秒的缩时功能拍摄,换算大约花了2小时45分钟左右,如果一开始就正确找到起子的使用方式,应该两个半小时内组完不是什么问题。
虽然亲自组装之前,已经有看以及玩过RoboMaster S1的完成品了,第一眼看到还是觉得很震撼,这个机器人组装完成后一点都不像玩具啊!反而有种浓浓的「天网」产物的味道.....有看过《终结者》的朋友就懂我的意思啦
在车台中央与两旁椭圆形的为感应模组,发射台一旁则有红外线感应器等;机身体积320×240×270mm,重约3.3公斤,个头不算小。
左右侧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机身的设计,基本上云台可以360度旋转,所以车台前后反而没什么太大意义;真的想知道的话,透明的主机与线材舱体是车尾。
左侧
背面
右侧
在感应模组与红外线侦测器都有增设LED,启动时就会发光,也能通过稍后介绍的同名APP实现颜色的改变。
LED灯效
LED灯效
主机板与线材区域也有着发光机能。
线材
线材
目前在机器人与相关载具上,为了移动方便与空间的考量性,大多都会用因力学原理而可达成前后、横移、斜向,甚至原地旋转的麦克纳姆轮Mecanum轮,一般大家比较熟知的称呼应属万向轮了。
云台整体从上至下分边是天线与图传模组、可拍Full HD 30p画质与500万画素照片的f/2.4光圈120度广角镜头,发射器下方的黑色方块物体则是扬声器。
右侧这边有单机以及路由器模式的切换开关,稍后介绍APP时也会做说明,一旁也有连接用的USB接口。
镜头上方则为microSD卡槽,需要插卡后才能拍摄FHD画质,不然基本图传画质为HD,不巧的是楼主今天来上班的时候忘记带SD卡了,没办法放FHD的影片范例给大家参考。
车尾则是安放电池的地方,在保护盖的下方有个按键可以开启;看到电池外观应该玩空拍机的朋友都不陌生;只是很可惜这个电池不能跟DJI的空拍机共用,2,400mAh的电量官方最大的续航力为35分钟,楼主自己在激烈操驾跟对战后,大概的使用时间约20-25分钟。
后舱电池盖
电池指示灯
RoboMaster S1发射器提供一般的红外线光束以及特殊的实体「水晶弹」,因此会有个实体的弹匣做为容纳。
水晶弹匣
水晶弹匣
特殊的水晶弹需要用水泡开,官方宣称这个水晶弹无毒性(材质是聚丙烯酸钠交联共聚物),并会随着时间自然分解。
以一般纯水泡约3-4小时后,就会膨胀到最左方的大小,其实弹性相当惊人,就像撒尿牛丸一样(?)。硬度就普普通通,随便一捏就会碎裂(怎么有点像某大师:我一捏!你们就化为粉碎);据说放着不管干燥后就会缩成原本的大小,等楼主泡开那一壶干燥之后再来看看.....
水晶弹匣一次约可容纳430颗水晶弹,但相信大家不会没事去数到底装几颗.....所以就把它装满就好啦!照着上方的数字依序将容纳的弹簧阻挡片拉起,并将后方的挡板拉开就能装入水晶弹了。
水晶弹匣
水晶弹匣
泡开水晶弹的容器要慎选.....不然很容易弹来弹去,最后没装几颗反而外面一堆捡不完
装个大概的样子,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先说声不好意思.....
静态发射的样子:
很多家长对于发射水晶弹这一点肯定有所顾虑。这里我们就先说一下我们测试的结果:
水晶弹击打身体部位略有痛感,可接受范围,机器人装弹设计过程模拟真实,拥有后坐力震动提示,保证水晶弹发射的逼真感,水弹在泡水后击打非硬物,可碎。
那么,如果孩子买 BB 弹或其他伤害性子弹,会伤到人吗?
不会!因为大疆 RoboMaster S1 的装弹装置可以自动识别子弹类别,如果装配的并不是官方的水弹,是无法发射的。
此外,官方的数据是,水晶弹能以 26m/s 的初速度发射,最大的发射频率为每秒 10 发。但是发射时炮管都是朝下的,且炮管的仰角一旦超过10度,就会受到限制。避免了对人眼的伤害。但还是不建议对人,尤其是对小朋友发射。
写到这里才想起来,我没拍遥控器的照片。这里就补一张网上找到的遥控手柄照片(侵删):
遥控手柄
遥控手柄有点类似手机游戏展手柄。
多个键位可以实现控制方、发射子弹以及其他功能。
大致介绍完外型后,接着是操作必备的同名APP《RoboMaster》,主画面这边可看到单机、多人以及实验室几个选项。
如果是第一次组装完成并与APP连线,会需要经过初始化来判断组装时有没有出现问题,会通过转轮胎、敲击车身等方式确定各式组装是否到位。
实际操作我们留待压轴再来介绍,来说一下RoboMaster S1最具教育意义的功能,也就是「实验室」,可以看到分成大师之路、我的程序与机甲学院三个选项。
大师之路有些像新手课程,只不过是针对程序编成开始,会有几个特定的行为,需要操控者选择正确程序来通过关卡。
大师之路
程序页不像什么C语言或是Java来的艰深,而是以图像化的方式搭配机器人的各种操作手段,借此培养孩子对于逻辑,甚至是理工的热爱。先说我是文科生,但这个编辑页面我自己是完全看得懂的。
最后的机甲学院其实就是一些在线教学,从机器人设置再到程序的编写,都会以影片方式呈现。
RoboMaster S1在操作介面上相当简单,几乎看图示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左下则是可启动录像与拍照的快捷键;右下依序为从程序编辑而来自定义技能、人物识别以及开镜瞄准(其实只是变焦啦~)
操作介面
操作说明
这边实际在公园以速度中的操作模式拍摄RoboMaster S1的操控感,其实中速的竞速感就已经不错了,搭配麦克纳姆轮的优秀转向力,360度绕锥也是一块小蛋糕。
接下来以中以及高两种速度模式测试RoboMaster S1爬坡能力,基本上都爬得上去,但可以发现因地面材质,在后面下坡时有些打滑的状况;毕竟轮子没有说是越野.....就别太苛求啦。
才刚说到越野,这边也试着挑战RoboMaster S1能否在一般公园的草地中行进。
实际拿起来,四个轮子几乎都没有卡草的状况发生,其实蛮让我惊艳的;但从上面的影片可以看到RoboMaster S1其实是不大适合这个环境,尽量还是在一般平地上游玩吧,不然马达坏了可就得不偿失。
人物识别这边,有飞过DJI空拍机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了,在侦测到人物后会有个框体,再行点击就会开启跟踪模式。
人物识别
人物跟随
楼主在深夜的办公室中开启让机器人跟我同行,也试着到比较黑的地方看看识别的效果。在直线时可说是相当成功,转角则是要给机器人一点时间识别,太快的话就会跑出识别范围;另外,由于RoboMaster S1没有空拍机的避障感应器,因此转弯时几乎没有在管旁边有什么,就会直接撞上去,是自己觉得比较可惜的地方.....毕竟车壳说到底还是塑料做的,撞得坏啊!
多人模式这边分成竞速以及乱斗两种,这边就先行示范乱斗模式。
要注意的是,多人竞技需要让机器人处于同一个Wi-Fi环境之下,所以要先将图传模组一旁的连接模式改为路由器,才能顺利配对开打。
进入房间后房主可以设定游戏的时间、血量、速度,以及射击方式,预设的1,200说真的是有点少了,射个几下就会轻松结束比赛,建议设个2,000以上可以玩比较久;同时也有四个随机技能可以选择。
乱斗模式
乱斗模式
乱斗模式的简易设定大概是这样,爱心可以做为被击坠时的复活手段,一旁的问号则是获得随机技能的触发,原理与一般的机器人差不多,都是利用视觉识别的方式来完成。
乱斗模式操控上是相同的,射击到一定程度则会出现过热图示需要一点时间冷却。
整体来说,RoboMaster S1的可玩性是楼主玩过几款机器人来最高的,速度感相当到位,操控也颇为灵敏;虽然说要自己组装这件事情有点.....但家里有小朋友的话,一同协助他组好,那个成就感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孩子一定会爽个两三天吧;只是在户外的话,要找到一个连线ok的Wi-Fi网域反而会是一大问题。
除去游戏性,其实RoboMaster S1在应用上还可以媲美无人机。在淘宝等一些网站上已经可以找到第三方的改装方案,甚至连防撞的铁架(原始的型态真的不防撞,毕竟都是塑料为主的外壳)、与DJI OSMO Action结合的支架都有,对有影片拍摄需求的朋友来说,也不失是一个新的取景方法。只是要注意RoboMaster S1的云台稳定性相对来说没有空拍机那么威猛啦。
RoboMaster S1另一项卖点,应该就是会受到广大孩子们的欢迎,看看下方的图片就知道,原本玩游乐器材的小朋友,看到我拿着机器人进公园就疯了,整个满场追.....父母应该感谢我帮他们加倍放电了
只是对于孩童的需求来说,RoboMaster S1只买一台?好像有点玩不太起来,需要两台才能对战。但如果要买两台的话,所需要的花费其实有相当多可替代的方案,毕竟单台3千多的售价真的是不大亲民;然而如果大家想用该机来进行勘探环境等操作,相信还是会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