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不佳是近几年来许多民众的日常困扰。有鉴于国内民众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高需求,目前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空气净化器品牌。楼主今天要评测的主角,是来自瑞士新兴品牌aeris所推出的aair lite空气净化器。我们将给大家展示这款空气净化器的整体外观和细节,分享我们的实际测试结果。
这段时间,北京遭遇十年来最强沙尘暴的消息,引起很多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担忧。面对沙尘暴,我们个人只能束手无策;但在室内,我们还可以通过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颗粒悬浮物。
国内民众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高需求,自然也促进更多的空气净化器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而今天楼主要评测的主角,则是来自瑞士新兴品牌aeris所推出的aair lite空气净化器。
进入主机介绍之前,楼主想简单介绍一下关于aeris这个品牌。
aeris是由Pierre和Constantin两位来自麻省理工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年轻人所创立。两位以大学时代前往北京留学时的经历为契机,体认到洁净空气的重要性,因此在求学期间,致力于空气净化器的研发,不光针对过滤材料重新进行了设计,更经历多次的实验和验证,并主打瑞士设计与瑞士制造,最后推出aair lite与aair两款空气净化器,在欧美国家推出后获得极大的回响与反馈。而今日的主角正是aair lite,相对小巧的设计,十分适合国内的居家环境。
主机正面
机身近照
aair lite在外型采用简约的圆柱构造,圆润的构造不仅有安全上的考量,整体也更能无痛融入各种居家环境。尺寸为470 mm X 285 mm X 285 mm(高X宽X深;主机为完全圆柱状,因此宽、深均为直径长度),体积不大,CADR值最高可达315 m⊃3;/h,适用于8~12坪的空间,一般家庭的客厅空间都能轻松应对。
由正面来看,主机并未有什么特殊的设计,不过,机身周围由布料材质的机身外套所覆盖倒是比较少见。机身外套本身经过瑞士专利锌离子抗菌技术的处理,是该机过滤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而不只是机身外套,包含外壳、触控面板以及核心滤网,只要是构成aair lite的零件,都经过锌离子抗菌技术的处理,是市面上少数全机抗菌的空气净化器机型。
顺带一提,机身外套除了楼主这里作为范例的爱马仕橘之外,还推出石英粉、雨云灰以及海军蓝三种配色,未来品牌也规划推出更多的配色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根据官方的数据,aair lite为7.5公斤,经楼主实测包含前置与核心滤网在内,总重为7.69公斤,以一台适用空间可达12坪左右的机型,楼主个人觉得并不会非常笨重。
主机顶部
出风口启动状态
操控面板
再来我们来看看主机顶部,顶部基本上由核心滤网的上层与主机上盖所组成,主机上盖也身兼主机操控面板的角色。另外,在主机启动运转时,核心滤网中央的盖子会呈现微开的状态,此处也是主机出风口的位置。
唤醒功能选单
功能选单一览
面板锁定
完成锁定
aeris在操作上相较于一般的触控式面板略有不同,虽不至于困难,但使用者仍需些许的时间习惯。由于主机本身的设计是随着接电就直接启动,因此若是初次运转(或是重新插电)的状态下,使用者不用再进行开机程序。若要换醒面板的功能选单,只要长按5秒面板中央的开关键,功能选单就会被唤醒,而当你想将主机关闭,可以在换醒面板功能选单后,再按压一次(轻点即可)开关图示,主机就会逐渐停止运转。
面板的功能楼主就从右边最容易理解的锁头图示开始说明,该功能可以进行面板的锁定避免误触,只要长按就会出锁头灯号表示成功锁定,再长按一次即能解除锁定。Wi-Fi图示键则能开启主机的网络连接,按压3秒就能够让主机切换至可侦测Wi-Fi的连接模式。
滑动式调节风量
最大风速(手动)
智能模式
睡眠模式
前面曾提到,主机只要接电就会径自启动运转,除此之外,还会预设处于自动模式。若要调整模式与风速,使用者可以在面板的微笑曲线上以滑动的方式做切换或调整,向右滑动是增加风速,最底为圆形灯号的智能模式,不过强度最大的是手动模式的风速5;向左滑动则是减弱风速,最底为月亮灯号的睡眠模式。
面板最左侧的「P」与「H」则分别代表前置滤芯以及核心滤芯的使用情形,按住就能查看面板上的灯号所象征的耗材寿命,至于要针对前置、核心滤芯的寿命计时进行重置,只要长按「P」与「H」到闪烁就算完成重置。
环绕式进气口
取下机身外套
aair lite为了增进整体的进气效率,因而选择360度环绕式的进气结构,取下机身外套就能看到机身内的前置活性碳滤网。
一开始曾提到,aair lite机身周围被一层布料材质制成的机身外套所包覆,可优先挡下毛发、棉絮或较大的灰尘或颗粒物脏污,不仅可减缓内里滤网的耗损,也能借着外套上肉眼可目视的附着脏污,提醒使用者进行主机的清洁。当然,为了方便清洁,机身外套采用可水洗的设计,加上外套的网孔很多,只要摆置通风处,就算是阴天,仍可以很快地由湿转干。
看完进气口与机身,我们来到主机正面底部,凸起的地方是主机与底盖分离的卡榫,方便使用者辨认机身的正反面,下方的条状孔洞则是PM2.5与PM10的感测器。
主机背面
瑞士制造标签
主机的背面与正面没什么差别,一样由主机本体还有机身外套所组成,为了维持正面的美观,楼主习惯将有标签那面置于背后,标签上有瑞士制造的字样以及瑞士国旗的图案。
主机底盖
主机信息
电源线位置
未安装电源线
安装电源线
一般来说,底盖作为主机不会直接看到的部分,外观的设计上通常不会有过多著墨,最多就是为了更提升使用体验,针对底盖的细节进行改良,像是四角垫高确保主机运转的稳定性,或是安装滑轮方便移动。aair lite在底部并没有设置滑轮,搬运移动稍嫌麻烦,不过,底盖整个的细节与设计,确实在各方面都展现不错的美感。底部大致方为上下两大部分,上方有个大大的品牌Logo,下方随着凹槽的形状贴有主机规格的信息,周围则是由橡胶材质的防滑垫所环绕。
推测是便于收纳的考量,aeris lite采取电源线可与主机分离的结构,结构为三叉式的插头,品牌也为电源线保留了安装方向的凹槽,并十分贴心地在凹槽上留有代表电源的闪电图示刻印。
使用说明与产品手册
主机规格讯息与专用APP QR码
除了主机、电源线与机身外套之外,还随附使用说明与产品手册各一小册,由于aair lite的空气品质是以数值的形态表示,使用说明中也包含品牌对于污染数值的界定范围与解释,另外在外箱上贴有主机的完整规格,使用者也能在上面找到aeris专用APP的QR码,使用者若是不知道APP的名称,可以依照自己的手机系统,自行扫描下载。
上盖开启
上盖取下状态
上盖磁吸接点
虽然圆柱外型的空气净化器不算少见,但在品牌团队的反覆试验与研发下,aair lite的结构细节有很多地方的设计都算是比较特别的。除了机身外套,aair lite包含了核心与前置两种滤网,核心滤网位于出风口的上层,前置滤网则是位在进风口内里。
取下核心滤网相当容易,只要稍微用力即可将主机顶部的磁吸式上盖取下,若要将上盖回复原状,只要将上盖对准,就可以很轻松将上盖装回去,上盖背面也有磁吸的接点,方便使用者对准上盖的安装的位置。
上滤网取下方式
卡榫按压前
卡榫按压后
取下上盖之后,就能看到核心滤网的本体,接着只要按压核心滤网两侧的卡榫,即可取下滤网。在这边提一下,虽然根据使用手册的建议,使用者可以在按压卡榫后,从两侧卡榫处直接将滤网提起,但根据楼主自己尝试,由于卡榫本身较细,即使是按压后,仍旧不好施力提起,会建议从中央出风口处,或是比较好施力的地方将滤网取下。
核心滤网
滤网近照
滤网刻印
防落尘设计
核心滤网选用医疗等级的True HEPA H13,圆锥状的滤网占据近乎半台主机的体积,看起来极具有份量,滤网主体也经过锌离子抗菌技术的处理。经过检验,针对0.3微米大小的有害颗粒物,能有高达99.95%的滤除率,还可以同时灭杀细菌并抑制部分病毒的传播。
aair lite采用空气净化器经典的上出风口,核心滤网本身也作为主机顶部结构的一部分,研发团队考量环境落尘造成主机内脏污堆积的状况,特别将出风口不会看到风机马达(风机不外露)为前提,同时在核心滤网的中央采取紧密出风口的独特设计,避免主机因灰尘的落入,进而造成细菌滋生而堆积在主机内,就算真的有漏网之尘落入出风口,周围都是经过抗菌处理的True HEPA,脏污经由出风口再度排放到空间的状况也不会发生。
拆解底盖
底盖卡榫
相较于便于拆卸的磁吸式前盖,底盖的拆卸会稍微麻烦一些,使用者必须将主机立于硬地的平面,稍微用力将机壳整个以逆时针方向转,确认主机与底盖的卡榫已经往右偏离,就能把机身与底盖分离开来,并将前置滤网取出。
至于要重新让机身和机身合体,就必须用力将机壳以顺时针方向旋上,只要主机与底盖的卡榫恢复原本的状态即可。老实说,实际操作起来确实不太轻松,初次拆卸的使用者可能要多试几次,才会比较熟练。
前置活性碳除臭滤网
滤网近照
aair lite另外一道滤网则是具活性碳作用的F7前置滤网,滤网本身一样经过抗菌技术的处理。除了基本异味与有害气体的滤除,也可以有效过滤毛发、灰尘以及花粉等脏污,并在机身外套与前置滤网的初步过滤下,减缓滤网的过滤负担,进而延长核心滤网的使用寿命。
根据品牌统计,核心与前置滤网平均的使用寿命约为9~12个月,当然实际的使用时间还是要以所在的空间环境状况而定,所处的室外空污严重,滤网寿命自然会耗损更快,但若是一般的家庭空间,其实都能用上一年左右。至于价格方面,包含前置、核心滤网一组为1200元,虽不算是便宜,但考虑滤网的等级还有专利抗菌技术的运用,楼主个人觉得算是相当合理的定价。
近年来的空气净化器,为了提升空气净化的效率,除了在进气与排风结构上进行改良,整体的气流传导也是许多空气净化器改进的重点。研发团队在aair lite的气流的机构设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最后结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考量,加强整体向上气流的流动,进而形成传导性更佳的循环气流,令空间中每个角落的空气都可均匀被净化。楼主为了确认气流循环的真实性,特别找了气球来测试,原本以为要最强的风速5才能达到类似高阶循环扇的成果,没想到只要调至风速2就能形成一定强度且稳定的循环气流,让气球不会落下。
而得益于强劲循环气流的形成,aair lite虽然体积不大,却拥有很不错的CADR值(315 m 3/h)与最高P4等级的CCM值(即累计净化量,乃是滤网寿命的参考指标,等级愈高代表使用滤网寿命越长、过滤能力下降所需时间越久)。另外,根据官方测试,该机每小时可循环所在空间的空气多达5次。
进入实机体验的环节之前,楼主想先针对aair lite的连线功能进行说明。近年来随着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以及5G网络世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家电将网络连线功能作为主机的基本的配置,aair lite在这方面也跟上时代的趋势,支援智能的远端操作与状态监控以及行程规划。顺带一提,品牌所研发的APP还能同时进行同品牌多台主机各自的操作与监控,对于商业类型的使用者可说是一大福音。
专用APP
Wi-Fi键
等待连接
连接中
连接绑定完成
连线方式相当简单,长按操控面板的Wi-Fi键约3秒,即可进入等待连接的状态(面板会呈现等待连接的灯号图示)接着按照APP相关的步骤,输入名称并连上网络即可完成与主机的绑定,连接中没遇到什么困难,操作起来也十分容易。
APP初始页面
APP主页面
空气品质监测
滤网寿命
清扫行程选择
行程排定
完成连接绑定之后,使用者就可以直接利用APP进行主机的功能的操作与目前空气品质的监控,主机也会就功能切换,迅速作出反应。另外,使用者也能利用APP观看所在空气品质的分析与滤网剩余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品牌目前设置了5种主机清洁模式让使用者可以自由预约和设定,不仅可针对单日的行程进行排定,也可以就自己的生活习惯一次进行多日或是整周的行程预约,唯一小小缺憾的是没有单纯的定时行程,若要排定开、关机目前都要利用当日的行程排定才能实现,希望之后韧体改良能有机会加入相关的行程选项。
空气净化器相关文章阅读
楼主当天选在一个约略6坪的密闭空间,接着点燃10~15分钟的线香进行空气净化器的实测,为了实测最大耗电量与最佳的净化效率,实测全程都将风速调至最强的风速5。
风速1状态
风速5状态
这里提一下楼主在调整风速时的观察。aair lite本身采用防落尘的上出风口设计,若是没有启动时,出风口会处与完全密闭的状态,借此防止落尘掉入主机,而在开启运转时,出风口的上盖会呈斜角状,并按不同的模式与风速产生些微角度的变化。
初始面板指数
与APP数据对照
空气品质对照表
楼主在测试前,进行线香燃烧的流程,因此,一开机,主机面板的数值就飙到600多。空气品质部分,aair lite采用数值显示的形式,不过使用者可以利用专用的APP进行观看与对照,主机面板的信息会即时反馈在连线的装置上,APP本身更设置了6种颜色与数值范围方便使用者辨认不同的空气品质。大致上,只要是0~50都代表空气品质属于良好的状态,300以上空气品质则表示处在严重污染的状态。
初始PM2.5数值
1小时PM2.5数值
2小时PM2.5数值
aair lite本身具有315 m 3/h的CADR值,6坪空间的空净化对它来说应该可以轻松应对,而经楼主实测,不管是在PM2.5还是异味的去除,靠着环绕式的进风口、强劲稳定的循环气流还有机身外套、前置与核心滤网的多重过滤下,PM2.5检测仪的数值很快就下降到楼主燃烧线香前的数值,净化效率相当优异。
aair lite在异味的去除效率也同样十分迅速,在机身外套、前置与核心滤网组成的过滤系统与气流稳定循环的相护配合下,主机运转半小时后,线香味就淡了不少,并在约1个多小时后,楼主就闻不太到线香味。
在测试完毕后,楼主意外地发现,出风口附近机身外套沾黏了些许的棉絮与灰尘。其实aair lite的机身外套很类似其他空气净化器前盖或是前置滤网的角色,会针对环境的大颗粒脏污进行最初的过滤,实际有棉絮或灰尘的沾黏了也代表它确实有起到过滤系统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既然aair lite主打强劲稳定的出风气流,楼主当天也针对主机的风速数值进行测定,最强风速5的数值来到惊艳的12.2m/s,但音量也相对较大声,建议除非要求最高效率的空气净化,不然平时大约风速3就能有不错的清净效果。
空间初始音量
睡眠模式音量
风速1音量
再来我们来看看主机在不同模式音量上的表现,aair lite除了自动与睡眠眠模式之外,另外还有基本模式共5段风速。测试前楼主预先测试了所在空间的音量,约处于35分贝上下。楼主由主机的睡眠模式开始测试,经实测,该模式的运转音量约为47.2分贝,虽不能说是无声,但也不过是日常微风的音量,加上整体的运转声,并未有明显的马达转动声,反而偏重于风的声音,风速1音量则与睡眠模式接近,大概在46.9分贝上下。
风速2音量
风速3音量
风速4音量
风速5音量
音量较大一直是强劲出风的原罪,在技术尚未有更近一步的突破之前,厂商势必要在音量与风力之间做出取舍,当然最后的成品仍会尽力让两者达到相当程度的平衡。
稳定且强劲的气流是aair lite的特点之一,也因此大风速的状态下无可避免会让整体音量较为大声,先不论会随状态变化的智能模式,风速2至5的音量分别为58.2、66.4、72.0以及76.4分贝,音量表现算是比较大声,但就像我前面所说,整体的运转声并未掺杂明显的马达转动声,除了4、5风速真的因为风力强大而比较大声外,其他风速的音量我觉得日常使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1小时耗电量
2小时耗电量
3小时耗电量
最后我们来看看耗电量,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该机的平均功耗约为55W,推测主机的耗电度应该不会太高。楼主在测试中全程还让主机持续以最强的风速5进行运转。经实际测量,1小时后的耗电量为0.06度;2小时后的耗电量为0.19度,3小时后,主机的耗电量则为0.27度,在节能方面的表现不错。
楼主评测这台aair lite将近一周左右,该机比起一般的空气净化器的确有不少独特的地方,文章也因此花费更多的篇幅去进行主机的深入介绍。先说结论,aair lite是一台兼顾设计细节与清净效果的空气净化器,且在经典的过滤系统中加入研发团队自身的创意,像是利用贴近居家氛围的布料材质,并拥有过滤大颗粒脏污的基础功能,加上经过抗菌技术处理的机身外套;以及杜绝二次污染的防落尘出风口盖,都是将自身创意成功运用的成果。
而最重要的空气净化能力,也在结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考量下,aair lite不光是市面上少见可完全拆解的空气净化器,能够提供强劲稳定的循环气流,更是具备优秀空气净化能力的主要原因。
在智能功能方面,aair lite也不落人后,APP从连接到操作都可以轻松上手,并考虑了商业类型的使用者,不过缺少基本定时的行程略嫌可惜,或许未来可靠着韧体更新进行修正。
当然,我们还是要面对最现实的价格层面,aair lite贵吗?4900元的定价以空气净化器而言的确不算便宜,但考量它整体的设计,强大的净化效果还有齐全的多元功能,仔细思考起来似乎也还算合理,若是你是个在意细节与美感的消费者,刚好想找台贴近居家氛围的空气轻净机,这样的价格也符合你的预算,相信我,aair lite绝不会让你失望!
aair lite空气净化器规格表
附注:「锌离子抗菌技术」原理是由于锌离子本身带正电,而细菌的细胞壁多带负电,当空气通过时,正负离子因数量不平衡而产生拉力,造成细菌的细胞壁产生破洞,借此影响细菌繁殖。而当锌离子穿透细菌的细胞壁后,能够将造成细菌内部蛋白质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代谢导致细菌的死亡,达成所谓杀菌的机制。
可以改进的部份:
- 机身没有方便移动的设计
- 没有单纯的定时行程可以选择
- 操作方式需要一定时间习惯
- 缺乏额外的异味或甲醛的侦测
- 部分风速的音量稍大
- 底盖拆装不易
值得赞赏的部份:
- 主机细节与美感的注重
- 符合空气动力学的稳定循环气流
- 齐全的多元功能
- 全机材质均经过抗菌技术的处理
- 防落尘的出风口设计,彻底杜绝二次污染
- 体积轻巧不占空间
- 空气与异味的净化效率十分优异
- 少见的瑞士原装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