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值值值 > 好文攻略 > 评测 > 无反\微单相机 >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索尼ILCE-1评测_样张

有别于以往,我们过去测试相机通常都是在分辨率,不然就是对焦能力上着墨,而且是测试内容的第一项。但在A1上,我们认为这台相机最珍贵的并不只是对焦能力或5000万像素,真正具有突破性的地方,是在于堆叠式感光元件与快门的协同合作所带来的突破性成长。

2 闪灯同步速度的进化-机械快门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我们在前面有提到,A1使用的是弹簧+电磁驱动器的「双驱快门」,能够让机械快门的闪灯同步速度达到1/400s。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这个双驱快门在你一般使用的时候完全不受影响,它的机械最短快门时间依然是1/8000s。但如果你是闪灯使用者的话就有很明显的差别。

在相机的规格页里一定有一个「闪灯同步速度」,这是第一快门帘打开后、第二快门帘关上前,让整片CMOS都能够感光的这段时间。只要短于这个时间,快门就会呈现第一与第二快门帘同时落下的状态。因为机械结构速度的限制没办法让整片CMOS同时曝光1/8000秒,所以采用前后快门帘落下,类似扫描的方式来达成。但如果用这样的方式,闪灯就没办法让整个CMOS都曝到闪光,画面会出现快门帘的阴影。所以过去长久以来全画幅的帘幕式快门的同步速度一直都被限制在1/250s到1/320s之间。

A1的双驱快门目标就是在突破这个限制,Sony的工程师们使用电磁驱动器,让快门落下的速度加快,相机就能够再缩短CMOS整面曝光的时间,达到前所未见的1/400秒。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ILCE-1 24mm ISO100 f/8.0 1/320s

1/400秒的意义,代表可以让你比以往更低⅔EV的快门拍摄,你可以使用这个快门速度来压低环境光线,取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度。过去你可能要在镜头前面装一片减光镜来降低环境光,但同时你也必须要增加闪灯的出力;或者你需要使用闪灯的高速同步,但那又可能会影响闪灯的最低出力限制,或者牺牲掉闪灯的持续时间造成残影。缩短快门同步速度的做法对摄影师来说真的是一大福音。虽然⅔EV不算多,但楼主很高兴有厂商开始在意到这一点。

3. 闪灯同步速度的进化-电子快门

这部分是本篇评测我花最多时间研究的内容。以前我一直搞不懂,到底为什么我几年前在A7RIII的评测里测到的电子快门同步速度会是1/13秒这种奇怪的数字?各位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跟CMOS的读取速度有关。

CMOS感光元件的曝光与信息读取,绝大多数是以由上而下,依序由最上面一排的像素到最下面一排来完成的,我们叫这种运行方式为「滚动式快门」。这个由上而下扫描的时间越短,代表得出来的影像上下区域的时间差会越少,同时也意味着信息会越快的被送到影像处理器去处理。

这也是为什么你听过或看过「果冻效应」,那就是因为整面感光元件的扫描时间长,长到已经造成读取CMOS上方到下方的这段时间差太大了,所以原本影像是一条垂直线变成斜线了,是因为上下的读取时间有落差。这我想各位应该都能理解。

那为什么你用机械快门不会有果冻效应呢?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果冻效应微乎其微。因为机械快门帘的落下时间很短,短到你的物体必须要以极快的速度移动,才能因为机械快门感受到CMOS上排与下排的时间差。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1/13s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1/30s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1/160s

▲A7RIII在使用电子快门击发闪灯时的差异。

好,那我最大盲点来了,为什么A7RIII的电子快门同步速度会只有1/13秒?再快的话就会出现闪灯不同步造成的黑条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读取速度。要知道答案,你必须要先知道一个条件:

曝光时间与读取是相互独立的事件。

曝光是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微透镜与像素子这类元件的这段时间;读取是曝光完成之后,CMOS线路把光进入处理器的信息拿走。一定是先曝光,再读取。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为了了解这个概念,请各位想像自己是一个在番茄酱工厂工作的工人,工厂里有长30个、宽20个的小杯子,你的工作是要在里面挤番茄酱,一次挤一整排,挤完一排后面就有人把一整排拿走。挤番茄酱的过程就是曝光,拿走装了酱的杯子是读取。你把20排全部挤完、拿完才算完成。你如果想要挤得快,那你可以不等上一排挤完就直接挤下一排,例如第一排刚开始的时候就马上挤第二排,那整个过程就会快很多,理想的状况是你可以快到像是「几乎」在同时挤20排番茄酱。

闪光灯的角色在哪里呢?工厂老板说,这批番茄酱必须要全部临时加一个香料,而且只能从空中整面洒一次,你会怎么做?想当然你挤的速度一定不能慢,至少至少,必须要在第一排挤完之前、最后一排开始之后洒下去,这个时间点撒下香料就能确保所有蕃茄酱都能加入。而理想的状态是,你的速度快到像是「几乎」同时挤20排。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滚动式快门运行。纵轴是感光元件的高(番茄酱排)、横轴是时间。绿色是曝光(挤番茄酱时间)、蓝色是读取信息(工人拿走酱杯)。图片来源:Lucid Vision Lab

当你挤番茄酱的速度越快,这条斜线的斜率会越来越接近垂直。理想的状况会变成下图: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全域快门的运行方式。20排全部同时一起挤,但依然是依序逐行拿走酱杯。图片来源:Lucid Vision Lab

用这两张图去思考,如果我要洒香料(打闪光灯),是哪一张图会比较容易同时让所有的酱杯都填满呢?想必是速度越快、越接近全部同时挤的机会越高。

如果到这里你还没睡着,你应该就能理解电子快门与闪光灯的关系。为什么A7RIII的电子快门闪灯同步速度是1/13秒?因为这个速度是闪灯能一次打到整面CMOS的最短时间,再短的话就只能照射到部分的CMOS了,导致照片里会有黑边。它从第一行开始曝光结束之前、到最后一行开始曝光之后,总共5304行,这个扫描的总时间是1/13秒,这个速度就是扫完整片CMOS的速度,也刚好就是闪灯同步(能让整片CMOS同时曝光)的速度。

所以A1的读取速度是多少呢?其实就是电子快门闪灯同步速度1/200s。过去没有任何一家全画幅感光元件厂商能够做到这一点。1/200秒也差不多接近帘幕式快门的同步速度了。

再回去看Sony官网里说的「读取速度」,其实更清楚的说应该是CMOS扫描的速度,这包含了曝光,也包含了把信息读取的速度在里面。

这个技术在未来如果做得更快速,那就可以突破目前实体快门帘的限制,达到数千分之一秒的同步速度,甚至是让全快门速度都能让闪灯同步。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使用电子快门在1/200s触发闪灯,而且没有启动HSS高速闪灯同步。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4. 果冻效应

前面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讲Sony这片全画幅堆叠式感光元件的能力,都在讲原理但没讲成果。这里我们来看看果冻效应。不过我想拿另外两台来做个比对,一是6100万像素的A7R IV,以及1200万像素的A7S III。

我在相同的环境与日光灯下拍摄电风扇,风扇的转速固定,所有的相机曝光设定也都固定下来,ISO12800 f/2.8以及1/4000s的快门,并且都设定为强制电子快门。

要注意喔,果冻效应跟快门速度是无关的,快门速度决定的是感光元件那一行的曝光时间,所以用同台相机拍电风扇,1/50s你会拍到模糊扇叶的果冻效应,而1/4000s则是扇叶非常清楚的果冻效应。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ILCE-7RM4 24mm ISO12800 f/2.8 1/4000s

A7R IV有明显的果冻效应。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ILCE-7SM3 26mm ISO12800 f/2.8 1/4000s

A7S III也是有相似的表现。

而A1是:

Sony A1 评测报告 | 绝对影像王者 顶尖水准表现

ILCE-1 24mm ISO12800 f/2.8 1/4000s

我无法说服自己,这张照片的扇叶有任何的变形。我以人格保证扇叶是真的有在转动,旁边我三个好友可以替我作证。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你想要CMOS由上而下的扫瞄速度越快,是不是行数越少越好?2行肯定比200行快对吧?A7R IV的6100万像素分辨率是9504x6336,代表它有6336行要扫,会慢是很正常的;A7S III则是有2832行,也是有果冻快门。

但A1是5760行,整整是A7S III的2倍,然后还看不出来有果冻效应。你就知道A1的堆叠式CMOS技术有多可怕。

SONY 索尼 Alpha 1 全画幅微单旗舰数码相机 单机身 8K视频/高速连拍
SONY 索尼 Alpha 1 全画幅微单旗舰数码相机 单机身 8K视频/高速连拍47999元
京东
>

下载干净清爽无广告的网购值值值App,第一时间得到内部特价;点此领取隐藏优惠券,先领券再下单。

您已经投过票了!
下面的好东东,您也许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