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Sony就已经推出过动物眼对焦,可以辨识的对象主要是猫狗,但不限猫狗。所以我们试过一些奇奇怪怪的动物,像是鸡眼、青蛙眼还是蜥蜴眼,甚至是马眼都可以辨识。不过这次Sony却在菜单内除了人眼、动物眼之外,还独立新增了鸟眼对焦。
另外请注意,Sony推出的是「鸟眼」,这里面没有包含「鸟脸」喔。针对人有人脸/人眼,动物有动物脸/动物眼,但鸟只有鸟眼对焦。我想是因为鸟的脸型相对于猫狗来说比较多变化一点。
Sony的人说鸟眼对焦不是万能,也有一些比较难以辨识的状况存在。其中一个是满有逻辑但我自己觉得很好笑的情况:
单眼
双眼
鸟类当左右眼同时存在画面中时,鸟眼对焦会失效,而且你无法选择左右眼。因为鸟眼的视觉相较于人会更宽广,通常你看到野生的鸟会只有一面眼睛对着你,所以他们只设计了对焦一只眼睛的情况。
他们还有提到有一些情况无法使用鸟眼对焦,像是画面中有鸟但没有眼睛,例如它背对着你;或者是多鸟的情况也无法辨识单颗眼睛。然后长得比较奇怪的鸟可能没办法对焦,接着他们拿出的范例照片是鹈鹕,我就跑去公园去试试看:
鹈鹕可以啊
这种头上有皇冠的也可以,不过有时候A1会误认为鸟头上的那撮毛是眼睛。
鹦鹉的话显示鸟眼成功率就会高一些。
我花了几个小时在鸟园,拍这些不怕人也不太会跑的鸟,其实我发现辨识鸟眼的成功率并不低,给我的感觉跟动物眼差不多,但跟人眼比较来还是远远不够。
而我另外花了半天时间跑去城郊的湿地拍黑面琵鹭以及一些野生的鸟,我的心得是:如果它们不是离你很近(在约莫10~20米的范围内),不然就是乖乖不太动,这种状态的野生鸟眼对焦是ok的。
但如果是在飞的、距离非常远的,鸟眼对焦可以说是几乎不可用,就算是我手拿400mm f/2.8GM大砲、再装上1.4x增倍镜、再加上裁切,对我眼中那一群超级远的黑面琵鹭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就算是有白鹭鸶在我附近飞来飞去,在飞行的时候其实也是无法启动鸟眼侦测。所以我认为目前不能对鸟眼对焦抱有太多的幻想。
不过实际来说,拍鸟的时后你依然可以开启鸟眼对焦,它侦测不到鸟眼时依旧可以继续执行4D对焦侦测。
动物眼的话,连羊驼也行,但我没有再多试一些动物就是了。
终归来说,人脸/人眼辨识依旧是这个对焦系统的重点。追踪的黏着度最高,可靠性也最好。
因为有堆叠式感光元件,加上双Bionz XR处理器,让A1可以在电子快门的情况下一秒钟产出30张照片。如果是使用机械快门的话,最高的连拍速度为每秒钟10张。
在储存数量的限制上,如果是拍X.FINE JPEG,你最多可以纪录182张,大约是6秒钟。而如果是普通的画质最多可以连按快门13秒共400张照片。压缩的RAW档最多可以拍摄238张、为压缩的RAW则可记录82张。
每秒30张,其实就是可以等于是视频了,看看这可怕的流畅度。
然后我这次最有兴趣的,还是使用电子快门触发闪灯+连拍:
在使用电子快门触发闪灯时,连拍速度会下降,但Sony并没有提到说会降为多少。我用产生GIF档的速度跟真实速度比较去回推,我想大约在15fps左右,但没有到20fps。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ILCE-1 70mm ISO102400 f/7.1 1/1000s
这里我想比较的是A1与A7R IV的各级感光度差异。两台相机的像素差了1000万好像很多,但其实照片尺寸真的差异不大。两台CMOS的感光都是背照式、像素相近,那杂讯的表现的差异是不是就有很大一部分关系跟影像处理器有关呢?所以我自己猜想这个部分有一点像是BionZ X与双Bionz XR的较量。我们一起来看看成果。
A1/12800
A7R IV/12800
A1/25600
A7R IV/25600
A1/51200
A7R IV/51200
A1/102400
A7R IV/102400
感觉起来其实差异满明显的,特别是在ISO 12800之后,A7R IV的杂讯明显的会比1更多,但两者呈现出来的细节是相近的。A1的高ISO杂讯处理能力真的是满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