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各大厂商的发布会总是让人应接不暇,毕竟双十一、双十二和新年是割韭菜、冲业绩的绝佳机会
很多慢友们面对厂商铺天盖地的宣传,内心都这样的
»»» zhizhizhi.com 提醒您:1. 折扣会结束,请赶快购买。2. 值值值倡导理智“剁手”,不要什么都想买,需要才买,且要买得值值值!
面对高玩们的讲解和评测,内心是这样的——
先甩个图
两三千块钱能买到什么?
首先是 2000 元左右的手机。
它们是主流品牌产品线中最微妙的一个级别。一方面,这一级别的机型的成本空间比千元和千元以下的机型显著增加,但厂商限于资金和营销,又无法把手机做得像旗舰机那样面面俱到。
于是,有的厂商会将一些自家旗舰机型上的特色技术和卖点下放至这一级别的机型,然后在其它方面略微控制成本,以积累自身的影响力。
而另一部分厂商则将这一阶段的手机设计成纯粹的实用主义,既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突出的特长。而另一部分厂商则将这一阶段的手机设计成纯粹的实用主义,既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突出的特长。
总结:2000 元上下的手机,适合那些不想花太多钱和时间在手机上,只是偶尔看看网页,打发一下碎片时间,拍拍游客照的人
再说说 3000 及以上价格的再说说 3000 及以上价格的
这个级别的手机,品牌特质、专利技术和独特的工业设计才会最终体现出来。各大品牌的旗舰和次旗舰机型在各个基础性能上基本已经达到厂商的最高水平,产品也极少存在严重缺陷。现在各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也很明显,相信肯花大价钱买手机的人,大概也不太需要讲解了吧,毕竟已经是最好了
谨慎追新,避免踩雷每一个财年,厂商们都需要想出几个更好的理由去营销产品。2016 年是“双摄”、“不卡顿”,2017 年变成了“全面屏”和“人工智能”。
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全面屏为例,它其实是无边框屏幕在纵向边框的进一步进化,惊艳的外观和视觉效果背后,是极低的屏占比带来的电路尺寸和设计空间急剧降低,以及成本的提升。
全面屏的通话性能、防误触、握感、续航、耐磕碰和耗电等诸多性能,仍待市场检验,如果厂商技术不到家,将极大影响手机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和发热控制。
总结:新技术还是相信大厂商来的放心;第一批往往风险更高,等待时间检验后入手更安全。
软硬结合才是真功夫
智能手机的核心硬件包括处理器、RAM(内存)、ROM(闪存)、屏幕、镜头、各类传感器、电池模块、天线模块、蓝牙模块等。简单来说,手机就是靠种种部件拼装的!
但很多人对单纯堆砌硬件的手机都是嗤之以鼻,因为一部优秀的手机还是得软硬结合
与电脑不同,移动处理器需要将 CPU、GPU、通信模块和包括手机音视频、摄像在内的解码、编码和输出接口等模块全部封装到一颗芯片里。
目前除了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有能力自己研发处理器之外,大多数厂商都选择使用高通和联发科提供的处理器方案。
因此,近两年我们能选择的处理器产品有高通骁龙、三星 Exynos、联发科 Helio、华为麒麟、苹果A系列和小米的澎湃。
下图以目前高通顶级处理器骁龙 835 为例,说明了移动处理器肩上的重任。
妹子们关心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拍照性能了。
手机的镜头、传感器、主控芯片内置处理和手机厂商研发的处理算法共同决定了一台手机的拍照性能。
继续甩一张图
影响一台手机拍照效果好坏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以至于经常会出现手机 A 夜景效果好于手机 B,但人像效果差于手机 B 的情况。当下火热的双摄像头,本质上是将单一摄像头的不同任务分担给两颗摄像头,或是希望在不同的焦段、色域范围获取更多的图像信息,然后进行合成,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一台手机拍照效果一定好。
比如,单摄像头的 Pixel 2 和 Pixel 2 XL,把一大批双摄打得满地找牙。
所以,对拍照功能十分在意的差友,不妨多搜集一些各品牌手机的拍摄样张
最后,对不同价位值得入手的手机进行一下归纳汇总。千元以下手机推荐
2000 元左右手机推荐
3000 元左右手机推荐
话说phone X周五开售,哪个慢友能抢到一部借小编玩玩 :)
文章参考于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