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评测发现
1. 3M等11款保鲜膜检出微量增塑剂DBP,该物质会干扰内分泌,影响生殖和发育。
↳其中5个品牌包装上明确标注“不含增塑剂”“无任何有毒化学物质”,打脸。
2. 克林莱保鲜膜蒸发残渣(正己烷)临界国标限量值。
↳说明在接触油脂食物时溶出物较多,有安全风险。
3. 使用体验差距大,好用的上瘾,难用的想扔。
↳旭包鲜、CEO希艺欧,好用停不下来。
如果连居家必备消耗品都用得不踏实,那生活根本谈不上质量与幸福感。为此,我一直想把使用频率很高的物品都送去检测,希望通过真实的数据,让我们的生活有哪怕一点点小小的向好的改变。
今天先来揭晓保鲜膜的检测结果,一个我们经常用到却并不了解的生活用品。这次送检的24款保鲜膜,基本涵盖了超市里最常见的品牌,均为相对安全的PE聚乙烯(包括LDPE低密度聚乙烯)和PVDC聚偏二氯乙烯材质,无PVC聚氯乙烯材质。
不绕弯了,直接放出你们最关心的结果
除了安全,撕拉的顺畅感和粘附力也是决定保鲜膜素质的关键。下面这两款使用体验一流,缺点是没事儿就想撕一撕…😂↓
另外比较无奈的是,有12款保鲜膜存在安全风险。它们有些号称不含增塑剂实际却检出,有些则是架不住油脂的考验,看看你踩坑了没有
干扰内分泌,危害生殖系统,导致女性性早熟…如果你对当年台湾塑化剂事件还有印象,就多少会了解增塑剂的危害。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将DEHP、DBP、BBP归为CMR(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物质。
这次我们检测了6种有害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DBP、DEHP、BBP、DNOP、DINP、DIDP)
这11款保鲜膜的DBP含量是否超标?查阅了相关标准和法规:
我国国标GB9685只对PVC材质中DBP的最大使用量、残留量做了规定,并无对PE材质的要求。
欧盟关于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和制品的法规(EU) No 10/2011中规定,DBP在聚烯烃类(PE、PP等)成型品中含量不得超过0.05%。
结合检测结果来看,DBP检出最多的为宜洁保鲜膜,含量0.36mg/kg(0.000036%),低于欧盟0.05%的限量要求,可以认为这11款保鲜膜是符合欧盟标准相对安全的。
而之所以不推荐,一是因为DBP作为生殖性毒素对人体危害巨大,为了健康当然要尽量减少接触,选择未检出的更安全。(认为抛开剂量谈毒性我在耍流氓的朋友,可以忽略这一条)
二是3M、洁能、e洁、宜洁、尚岛宜家5款保鲜膜在包装上明确写着“不含增塑剂”,检出的DBP不管是有意添加还是由于品控不稳定造成的污染,作为消费者都不应该去承担这个风险。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为了家人健康,我觉得除了看看检测结果,还有必要加深一下对增塑剂的了解,它真的无处不在,而我们又知之甚少。
▎保鲜膜中为什么要添加增塑剂?
增塑剂虽然禁止用于食品,但可用于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生产,目的是改进塑料制品的可塑性和柔韧性。比如柔软度欠佳的PVC聚氯乙烯,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添加增塑剂,所以安全性也较差。
▎为什么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DEH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目前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又有大量研究表明,这类增塑剂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和发育,对孕妇及婴儿的潜在危害更大。
(资料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https://www.fda.gov/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ucm330792.htm)
▎所有增塑剂都有毒有害吗?
增塑剂种类多,毒性差别很大。有些增塑剂是环保无毒的,比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由于安全无毒、性能优越,已被美国FDA、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批准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和制品中。本次评测的旭包鲜保鲜膜就添加了这种物质。
(资料来源: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
https://echa.europa.eu/documents/10162/21743120/tributyl_o_acetylcitrate_rmoa_conclusion_en.pdf/1884daa6-3f75-49a7-a90c-e57457ae5467)
增塑剂一项检测,淘汰了11款保鲜膜,接下来看看剩下的13款能不能经受住醋啊、酒啊、油啊的考验。
残留有害物质检测
按国标要求,实验室用4%的乙酸、65%的乙醇、正己烷,分别模拟日常生活中保鲜膜接触醋、酒、油后析出的化学物质含量。数值越高,表示保鲜膜溶出物越多。
克林莱保鲜膜蒸发残渣(正己烷)不符合国标要求,意味着在接触油脂性食物时,溶出物较多,可能除了食物你还会吃进去点别的东西。有安全风险,挥挥手,送走它。
除了蒸发残渣,我们还按照国标GB9687-1988的要求,检测了高锰酸钾消耗量(溶出有机物质的含量),以及重金属(以铅记)含量,结果均未发现异常。
经过严格筛选,能走到这的都是好膜,但如果不好用也还是没卵用。没有经历过徒手撕膜还粘不上的折磨,就不会明白一款好拉、好撕、粘性好的保鲜膜绝对是能提高幸福指数的存在!
使用体验测试
虽然现在很多保鲜膜都配有锯齿或切割器,但实际感受还是差很多。为了测试保鲜膜用起来利不利索爽不爽,我亲自感受了一下。另外针对保鲜膜的粘性实验室还提供了枯燥乏味客观的数据支持。
24款都感受了一下,用起来最带感的是这2款
▎旭包鲜
易拉易撕:★★★★★
自粘性:2.4 N/c㎡
用大拇指按住盒盖,一拉就断!嘎嘣脆,很魔性!
▎CEO希艺欧
易拉易撕:★★★★★
自粘性:0.9 N/c㎡
虽然粘性差了点,但实在是好用到飞起,滑动刀片就可以轻松切开保鲜膜,好想一直滑一直滑……
使用顺畅不纠结的
▎佳能
易拉易撕:★★★★
粘性:1.7 N/c㎡
锯齿设计的不错,不会撕一半卡住。
▎妙洁
易拉易撕:★★★★
自粘性:1.2 N/c㎡
就……挺好用的。
用起来费劲的
▎美丽雅
易拉易撕:★
自粘性:1.7 N/c㎡
不容易拉出,有锯齿也不怎么锋利,体验不好,白瞎了优异的安全性。
除了依靠检测,学会挑选和使用的方法也同样重要,评测君特别整理了一些有关保鲜膜购买和使用的常见的问题一并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 保鲜膜有哪些材质,有什么区别?
PE聚乙烯:超市里最常见的保鲜膜材质,无毒,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需要添加增塑剂。LDPE低密度聚乙烯也是也加人,看到别不认识~
PVDC聚偏二氯乙烯:阻氧阻异味效果最好,耐热温度最高。膜如其名,偏门、不常见、价格贵,一个很高冷的存在。
PVC聚氯乙烯:材质本身不够柔韧,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较多的增塑剂。安全性较差,不能加热,不能接触带油脂的食物,这种材质的保鲜膜已不多见。
▎ 保鲜膜可以微波加热吗?
包装标明“可用于微波加热”才能送进微波炉。
另外还要注意看耐热温度,PE材质一般耐热110℃,PVDC可达到140℃,使用微波加热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
另外普及个正确的微波方式:微波加热时,让食物和保鲜膜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直接接触食物。封口处别捂太严实,留个缝隙。
▎超市里卖的肉类会裹一层保鲜膜,安全吗?
不安全。
尽管是食品级PE材质保鲜膜,也不建议直接接触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因为油脂会溶出保鲜膜中的增塑剂或其他化学物质。何况我们并不清楚超市用的保鲜膜是否安全,肉买回家就尽快拆膜吧。
▎ 保鲜膜减肥靠谱吗?
多运动,早点睡。再见~
文章转自放心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