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值值 > 最新优惠 > 杂七杂八 > 优惠详情
真的有人研究续命!被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市值还有600亿

真的有人研究续命!被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市值还有600亿

他想让人人都能活到120岁
7 年前更新

之前我讲过很多牛人,为了人类能走向星辰大海的马斯克,想要改变世界的乔布斯。。。

但是一直以来,我心中都有点不甘,因为但凡提到改变世界或者人类,仿佛只能想到外国科学家,而中国科学家,好像都是为了家国的被迫选择。

»»» zhizhizhi.com 请您注意:1. 优惠会失效,请尽早去买。2. 提倡理性“剁手”,不能总是买买买,买己所需,还要买得值值值!

但今天要讲的这位科学家,让我看到不是这样的。

他是一名中国的土匪科学家,他毕生的理想是给所有人续命,“让人人都能活到120岁”。

他未经国家同意,就擅自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让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参与这个计划的发展中国家。

他从零起步,创办了全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华大基因。

让中国在这个领域,从一片空白到成为世界第一,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比尔盖茨5次拜访。

可是,他和他的公司却低调到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这名科学家叫汪建,他的公司叫华大基因。

1954年,汪建出生在湖南,湖南人出了名的火辣,汪建也不例外。

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他也曾上山下乡插过队。

后来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也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北协和南湘雅”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再后来,汪建就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这一去,便彻底拉开了他这一生和基因缘分的序幕。

在华盛顿大学,在汪建对面的正是当时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研实验室。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于1985年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的。

要解密人类2.5万个基因,破解人类的生命奥秘,促进医疗事业发展,被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说起基因研究,大家会觉得很遥远,也有人会问,这有什么用呢?

其实,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基因就像程序编码一样,可以存、读、写。

在最近几年里,人们通过基因的检测和编辑,预防和治疗了很多不治之症。

2005年,英国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女婴,在接受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后成功康复,并健康生活至今,成为世界首例婴儿白血病治疗奇迹。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做了遗传基因测试,发现自己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87%,然后就听从医生建议,切除了双侧乳腺,把患癌几率降到了5%

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基因测试提前知道自己有无肿瘤基因、猝死基因...

然后采取措施来预防这些疾病,这项工作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也正如乔布斯曾在自传里说的:20世纪80年代是IT时代,而21世纪绝对是基因科技时代。

也就是说,谁能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并做出成绩,谁就将在21世纪的生命科学领域占尽先机。

一看到这个机会,美、英、法、德、日5国,纷纷将最优质的科研力量投入进来,汪建也坚定不移地认为,“中国一定要参加”。

但是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十年,很多人还穷得吃不饱饭,我们没有资金,更没有相关的人才,基因科技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中国便没有参加。

汪建却不服气,他觉得政府不做他就自己做,总之,中国必须做。

留学回来后,汪建就创办了华大基因,那会儿公司的运营特别困难,只有20几人和几台研究仪器,条件简陋得不得了

而基因研究,是不会等他的。

1999年4月,美国提出要加快人类基因组计划,汪建意识到,中国要想参加,这是最后的机会。

于是,他通宵给相关部门写报告,但是迟迟没有收到回复。

汪建等不及了,于是,他和合伙人,干了一件大事,惊动了国家领导人——

1999年9月1日,在没有政府授权的情况下,他们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五次会议上宣布,代表中国承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的检测任务。

当时的媒体一下就炸了锅,把他们比喻为“造反”,从此以后汪建就被称为“土匪”。

但这场“造反”不但没有让汪建惹上麻烦,还促成了紧急会议的召开,基因组计划被确定纳入我国国家战略行动计划中。

最后,华大基因和几个研究中心,获得了5000万的国家拨款,共同来承担这项研究。

然而,经费刚下来没多久,就被迅速花完了。

买不起仪器,买不起试剂,研究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汪建陷入了深深地绝望。

在这一年的大年三十,他独自一人,开着吉普车上路,一路开到了西藏,他满脑子都是,没有钱了怎么办,我的梦想实现不了怎么办?。

车子行驶在狭窄的谷地,两侧峭壁高耸入云,阳光从峡谷缝隙直射进来,映在了汪建的脸庞上。

汪建突然顿悟:天无绝人之路,要想起死回生,就必须破釜沉舟。

其实,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做。

回到北京后,汪建将自己一手开创的生物工程企业抵押给了银行,开出了购买设备的信用证。

顶着时间和经费的双重压力,华大基因最终还是和几个研究院一起,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

2000年6月,克林顿总统宣布中国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共同承担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中国成为为唯一一个参与这项计划的发展中国家。

有人问汪建,为啥只承担1%的研究,汪建苦笑着说:锅只有那么大,铁只能卖那么多钱。

那时候的华大,还叫“科研华大”,汪建创办它的目的就是做科研。

完成这部分研究之后,2001年,汪建又成立了杭州华大,想要完成水稻基因组计划。

上一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和几个研究中心一起做的,这一次,汪建想代表中国独立完成这个项目。

为了抢在日本前面,汪建再一次显露出了他土匪科学家的本质。

据说当时有这么一件事,他故意跟大家说:日本将在“9.18”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你们要快点干。

果然,大家为了争口气,马不停蹄地加速干。

这年十月,中国三个部门联合宣布: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论文发表后,不光登上了美国《科学》杂志封面,还成为建国以来引用次数最多的一篇生命科学论文。

紧接着,汪建的团队,便在科研领域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冠以家蚕、家鸡等基因组的科研成果,先后登上《Science》和《Nature》的封面。

作为一家科研机构,汪建不仅做科研,还做起了公益。

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汪建的团队只用了30个小时就破译了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发并捐献出30万份检测试剂盒,协助控制了非典的疫情。

总书记专门到汪建的团队视察,原来只有30分钟的会面,但和汪建一聊就聊了4个小时。

后来,汪建被任命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

2004年,印度洋发生9级大地震,伴随着海啸,遇难者总人数超过29.2万人。

汪建立即派出了,一支海啸遇难人员DNA鉴定救援组,赶赴泰国灾区参与救援。

最后,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代表中国政府,亲自将鉴定结果移交给当时的泰国总理他信。

在科研上和公益上,汪建和他的团队,也在不断取得突破。

但有一件事,让汪建一直耿耿于怀,美国人破解病毒的速度比中国人更快,而我们之所以速度不够,归根结底还是设备不够好。

汪建想要更先进的设备。

2006年,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诞生,它可以让检测成本成百倍地降低,检测能力也能增加百倍。

汪建兴冲冲地买了5台,但因为投入实在太大,根本无力大批购买新机器,于是研究又陷入了瓶颈。

再加上他的思想和体制有所不和。

2007年,汪建干脆辞去了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的职务,带着公司元老南下深圳,成立了华大基因研究院。

他这一离开,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

科研界的人觉得:他拥有中科院名下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有海归学历,有科研资金来源,为什么就不能安分地做研究?

企业界的人也看不起他,他们认为:从科学界出来就做企业,证明你在科学界一定是混混。

但“土匪”汪建知道,他要在中国的基因研究上,走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

他要得到足够的资金,让基因研究做得更快,他要让研究成果尽快在医疗中得到应用,他要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做得起基因测序。

2008年,公司刚搬去深圳不到一年,华大基因就被深圳政府,批准为事业单位。

在深圳的那几年,华大基因快速发展。

汪建从国外购买了数百台测序仪器和大量试剂,一步步打造出了一套高效的基因测序流程。

华大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将基因测试的价格降低了接近10倍。

到了这一步,汪建的公司遍布全球3个大洲、30多个大都市,连比尔·盖茨都多次谈合作,共同开发农业和医疗项目。

2012年,汪建还决定收购美国设备商CG,开始自主研发检测仪器。

这家公司估值接近1.8亿美金,汪建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但鉴于汪建多年的名声,红杉、松禾等资本慕名而来,助他一臂之力。

汪建说:正所谓把事情做好了,资本自然会找你。

但是即使在投资人这里,他也依然不改他的土匪气。

比如记者采访时,他就说:

钱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又来了。

由于华大实在是太过强大,美国觉得这次收购会形成华大的垄断,于是对汪建的华大开始审查,但审查了大半年都没有结果。

后来,比尔盖茨和费城儿童医院帮华大写了封公开信,他们说:华大做的事情都是公益性的,并没有形成垄断威胁。

美国政府才终于通过了安全审批。

也许是骨子里就自带科学主义的理想光辉,即使在深圳独自打拼的那些年里,汪建也一直带领华大做着公益。

2008年,汪建参与“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从基因组学的层面上保护大熊猫,这件事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但是汪建一口气就花了两千多万元科研经费。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汪建团队迅速破解埃博拉病毒基因,免费提供检测试剂和国产测序仪。

2017年,华大终于走向了上市。

那一天,汪建没有去敲钟,而是找了6位特别的人代劳:“唐宝宝”(唐氏综合征)代表,受益华大基因检测的代表,以及关爱关怀罕见病和残障群体的代表。

在中国众多上市公司中,老板没有去敲钟的,除了阿里巴巴的马云,也便只有汪建了。

即使华大已经上了市,已经培养出了中国基因检测行业一半的公司,被称为基因测序行业的“黄埔军校”,也依然有许多人在质疑:

汪建到底是科学家,还是科技民工?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从成立到现在,汪建带领公司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1900篇,单是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200篇,众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大学纷纷要求和他们合作。

我所知道的是,汪建的团队和华为、阿里云合作,开始建立国家基因库。

就连DNA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教授都曾到汪建的企业参观,并对他高度赞赏。

我所知道的是,当2014年,美国副总统拜登贬低中国说:

“虽然中国每年毕业的科技人员和工程师是美国的6到8倍,但我敢说,你们根本记不得哪个有创新项目是中国造的。”

我国还没有回应的时候,美国CNN就站出来说,拜登低估了中国,并拿华大基因为中国创新正名:

“该公司的基因测序工作做得比全球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多,其数量超过了哈佛大学,超过了美国国家卫生院,在基因领域,中国华大基因才是世界的领导者。”

我所知道的是,在以前基因测序实在是太贵了,普通人根本就付不起,而汪建将这项成果产业化,并把它的成本降低10倍,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测得起。

现如今的汪建,在商界似乎极不入流。

虽然掌管百亿帝国,但却还在租房住,没有司机,每天骑车上班,时不时还做个引体向上。

他没有西装、领带和皮鞋,不管是见美国领导,还是出席名流晚宴,他都统统穿着运动休闲服,又或是华大的工装。

不但如此,54岁时的时候,他还和王石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

但汪建年纪大腿又受伤,教练劝他离队,这个湘西土匪并不服从,甚至在登顶冲刺之前,为了比王石早登上去,竟然脱队提前出发,最后他成功登顶了珠峰

2014年,60岁的汪建,给自己做了一个墓碑,平时就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墓碑上刻着:汪建(1954-2074),墓志铭是“精彩人生”。

汪建给自己的时间是120年。

其实,他能不能活到120岁,我真的不知道,但汪建的一句话,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如果我这家公司能把中国出生缺陷拉到全世界最低,把中国的心脑血管发病率减到最少,让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最少,有了这些疾病的人能尽快地恢复过来,我们都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那也就值了。”

现在看起来,这的确是闻所未闻的癫狂,毕竟这种事情,我们谁也打不了包票。

但是他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种人,把人类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并为此燃烧殆尽自己的生命。

倘若能这样,度过自己短暂的一生,能不能真的活到120岁,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趟疯狂旅途的结果,又有多重要呢。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文章转自公众号酷玩实验室

下载干净清爽无广告的网购值值值App,第一时间得到内部特价;点此领取隐藏优惠券,先领券再下单。

您已经投过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