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值值 > 最新优惠 > 杂七杂八 > 优惠详情
苹果要订购中国屏幕?这家企业用20年突破日韩围剿,告诉老外谁才是屏幕界的爸爸

苹果要订购中国屏幕?这家企业用20年突破日韩围剿,告诉老外谁才是屏幕界的爸爸

他们用偏执和坚持打败了傲慢和偏见
7 年前更新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新闻。

»»» zhizhizhi.com 请您注意:1. 优惠会过期,请速度买之。2. 值值值倡导合理购物,不要总是买买买,需要才买,且要买得值。

京东方是我国的液晶显示面板生产商,居然和苹果传出了绯闻?

这让我非常振奋,不管最终合作能否成功,能进入苹果的备选名单对于中国的面板企业来说就是一个胜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面板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我们平时用的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器、平板都需要面板。

而把时间往前拨个10年,我们的面板工业几乎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

全世界液晶面板的技术和市场几乎都是韩国、日本和台湾的。

日韩台三方瓜分液晶面板市场

我们国产手机和电视的屏幕都只能依靠进口。

在这种被垄断的行业里,我们没有任何议价的资格。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我们只能乖乖掏钱。

面板在我们的进口额里面占据了第二的位置,外国企业也因此从我们中国人身上赚取了无数的利润。

这个利润夸张到什么程度呢?

就说三星吧,2016年9月NOTE7全球发售,结果出现了一些锂电池爆炸的故障产品,大家都是知道的。

事情发生后,三星宣布全球召回250万部已卖出的Note 7,唯独不包括中国。

因此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波澜,中国消费者从此把三星拉入了自己的黑名单。

那一年,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所有人都以为三星那一年肯定要亏钱了吧

然而,三星最赚钱的业务不是手机而是内存和OLED屏幕,在手机销量暴跌之后,三星就猛抬屏幕和内存的价格。

三星是世界最大的OLED屏幕生产商,中国的电子产品想不买三星的屏幕和内存都不行。

结果,2016年在手机销量暴跌的情况下三星的净利润不降反升,甚至比上一年多了50%。

因为被外国垄断,我们的面板企业在对外合作中也屡屡受到歧视。

2011年3月的一次会议午餐,京东方的CEO王东升在和一家日企材料供应商谈合资建厂的事情。

王东升

这家日企的经理极其傲慢。

他说“面板原材料是一个精密的化工产业只有我们日本人干得了。你们中国人连过马路都要闯红灯,员工的素质肯定也高不了”

“只有一部分中国人能胜任,那就是台湾人。因为我们曾经统治了他们五十年。”

听着这些话,王东升气得把手里的葡萄酒杯都捏碎了。

他怒斥道:“你给我滚,我京东方就算停产也不买你一片货!”

酒杯碎片划出的伤口让他缝了整整七针,手上的这道疤也被王东升视为民族耻辱。

2011年,京东方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尚且被日本人如此歧视。

往回退二十年,京东方刚刚起步的时候简直是四面楚歌。

不光缺技术没市场,还曾被韩国、日本和台湾的企业一起合力绞杀,被国内媒体辱骂、被股民狂喷。

然而,京东方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十面埋伏中突围而出,无数次死里逃生,最终成长为了面板行业里的参天大树,成了三星的有力竞争者。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始于美国,但是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

1983年,日企精工研制出了2英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1991年,日本的夏普公司率先开动了第一条大尺寸液晶屏的生产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球的市场份额的90%都在日企手中。

日本人在这个行业领先的时候,那时候京东方的创始人王东升还只是一个刚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

1981年,王东升来到北京电子管厂工作,成为了第一代北漂。

拥有当时世界先进设备的北京电子管厂

从1986年开始,北京电子管厂连续亏损了7年,在这个最困难的时候王东升接任了厂长。

那时候,厂子接不到订单,大家穷得吃饭都成问题。

一些老员工只能在晚上去菜市场,捡剩下的白菜帮子糊口。

因为连续亏损,公司的负债率高达98%,也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们。

这时候有其他企业觉得王东升是个人才,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向王东升发出了邀请。

但是眼看自己工作了这么久的厂子现在窘迫到这般田地,王东升不能撒手不管,他决定再搏一次。

图:成立京东方

于是,王东升带头把自己的全身家当都拿出来,出了5000块钱。

厂子里的2600多名职工被他感染,也拿钱出来一起东拼西凑众筹了创业基金。

1993年,京东方科技股份公司成立。

在当时,国际液晶面板市场非常好,价格连续上涨,但是中国始终没有自己的面板厂商。

于是,京东方决定要做成中国自己的面板厂商。

一开始,他们一没技术二没门路,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让自己存活下来。

京东方接连和日本、台湾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一方面让自己的年轻人迅速成长,一方面用较小的投入慢慢占据市场。

1997年,京东方的盈利达到4000万,并在深交所上市。他们CRT显示器的出货量也在两年后做到了行业领先。

不过,有了钱之后,有些人就觉得面板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利润又小太难生存了,我们不如到房地产行业去赚大钱吧。

但是王东升没有这么做,他知道这几年虽然厂子做起来了,但是技术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

液晶显示器的时代马上到了,如果这时没有国内的企业站出来,中国未来的显示器面板还是只能靠进口。

我们就还是会面临缺芯少屏的现实,中国还是会在这个产业里被外国人压着打。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因为经济的衰落和行业的周期性下降,一大批日本液晶工程师纷纷失业。

这时候,韩国趁机崛起。三星、LG纷纷开建液晶生产线,大量雇佣日本工程师。

抢人抢市场的同时还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很快,韩国就取代了日本。

日本电子产业的产值在2000年时有26万亿日元,到了2013年只剩11万亿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被韩国人抢到了手里。

图:韩国后来居上

不光日本和韩国打得难解难分,很多台湾企业也被卷入其中。

三大势力混战之时,京东方无人问津,也没人在乎。

因为那时候中国的面板企业根本没被别人放到眼里,因为外国人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京东方拿不到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上他们钻研了很久也没有摸到门道,一直没有办法加入竞争。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现代集团因为扩张过度负债累累,为了避免拖累整个集团,他们把液晶面板业务打包出售。

“机会来了!”王东升马上召开董事会议讨论收购事宜。

现代给出的报价是3.8亿美元,“不行,太贵了!”董事会一片反对之声。

要知道,当时京东方的净资产,加起来也只有20亿。

如果收购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将给自身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小蛇怎么能一口吃掉大象呢”

但是王东升觉得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面对反对的董事会,王东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98年我们就定了液晶面板的主攻方向,现在正是通过并购掌握核心技术的好机会”。

终于,董事会被王东升说服了。

2003年,京东方完成了收购,获得了韩国现代二代、三代和3.5代共三条完整的TFT-LCD生产线和技术专利。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京东方一下子入了门,后面的进步开始变得非常顺利。

没过多久京东方在亦庄建设了一条五代生产线,一边消化买来的技术,一边在这个基础上钻研我们自己的技术。

京东方制造的面板慢慢地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这时候,韩国、日本、台湾看到了京东方的势头,他们不想让中国企业进来分这个产业里的蛋糕。

于是从2001年到2006年,三星、LG和台湾的奇美、友达等六家企业一共召开了53次晶体会议。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生产和消费国,每当中国厂商要买卖面板时,他们就一起作价操纵市场合力打压中国企业。

这还不够,京东方收购的生产线也在疯狂使坏。

那时,韩国员工掌控着国内的五代生产线,我们很难把技术转移到国内。

他们还以保证质量为理由,故意选择采购价格较高的原材料,不断提高京东方的运营成本。

接着是日企的过河拆桥。

2005年,TCL、创维、康佳、长虹4家国产彩电企业想要联合京东方一起成立合资公司。

就在这时,以前根本看不上中国企业的夏普突然跳了出来,说你们别跟京东方合作了,他们的产品又不行跟我合作吧,我用技术入股怎么样。

在当时,夏普的技术的确是比京东方好的。四家企业被夏普说动了,他们取消了和京东方的合作。

然而,等到他们的合作取消之后,夏普又突然宣布投资停止。

原来,他根本没有专利转让的意思,就是想把京东方的事情搅黄而已。

更过分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韩国、日本和台湾的面板厂商都因此遭受重创。

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台湾企业,国家工信部联合九家大陆彩电厂商赴台,向他们提供了雪中送炭的44亿美元大订单。

谁料台企竟然和韩国串通,将面板悉数卖给韩国,逼大陆向韩国采购,韩国产商还趁机将面板价格抬高了60%。

国际市场产能紧时我抬价,你本土的厂商要崛起时我压价,面对日韩台无所不用其极的招数,京东方被坑得屡屡亏损。

从2001年到2015年,京东方一共亏损了75亿人民币。

屋漏偏逢连夜雨,京东方连续数年的巨大亏损引发了国内舆论的怀疑和痛骂,京东方的股票也一直在被停盘的边缘。

赚不到钱的股民愤怒了,他们都说:京东方就是“卑鄙”的“烧钱机器”,他们的生产线是“落后的产能”。

媒体也落井下石,批评京东方不应该在外国人强势的领域和外国人争夺,说他们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悲剧。

图:媒体报道

然而,这时候政府却给京东方送来了资金。

国家也很清楚面板产业在未来是很大的一块产业,如果中国始终没有自己的面板厂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

日韩企业当年在液晶面板领域的开创和领先,也是靠政府推动和大财阀千亿级资金的投入才逐渐打造出技术壁垒的。

韩国之所以能反超日本,也是靠的举国之力,1981年世界银行和韩国政府联合成立了KTB产业投资基金。

这个基金对三星投资持股长达15年这才能有韩国面板产业,历经十余年亏损之后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霸主的局面。

国家也明白这个东西没有捷径可言,要想中国面板行业崛起就要舍得砸钱。

他们看好京东方的发展前景,打算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京东方渡过难关。

一位国家发改委的人对王东升说:“企业要走出去,中国需要面板。这个项目做成了,国家记你一功。如果失败了,我也还是要支持你”。

京东方把拿到的上百亿的融资都用到了生产线的建设上,即使忍受亏损也要努力研发技术和扩大产能。

因为只有技术和产量上来了,面板的成本和价格才有希望降下来,才有可能摆脱亏损,摆脱日韩的控制。

在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面板厂商卧薪尝胆的几年间,他们烧掉了无数的资金,但也打磨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扎实技术。

京东方也成了行业翘楚。现在,京东方的资产总额已经接近2400亿,拥有11条半导体生产线。

2017年,京东方在全球申请的专利高达8500件。

从2015年起,京东方就被汤森路透评为半导体领域全球第二大创新公司。

2017年,京东方以4380万台的出货量,首次超越三星成为电视面板出货量的世界第二。

京东方的偏执和坚持打破了日韩的垄断局面,也把台湾企业彻底踢出了第一梯队。“面板价格,不再是你们说了算了!”。

2017年,京东方首次超越三星和LG,成为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的世界第一。

京东方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也已经能够量产了。

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抛弃了三星,开始用京东方生产的屏幕了。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奥组委也使用了京东方的98英寸8K超高清电视,全球首次8K直播。

经过二十多年的漫长征途,中国企业终于有了和三星正面对抗的实力。

曾经让我们交了无数学费的AMOLED屏,我们已经可以自己制造。

国内各大企业的生产线无论是规模还是产能,外国只剩下三星可以抗衡。

其实,不只是面板产业,在很多我们曾经非常弱小的行业里我们都在飞速地追赶。

而且我们每次踏入一个新的领域都会扯碎这个领域原有的欧美霸权,这一点三星一定深有体会。

三星在中国最成功的领域就是手机、面板和家电,然而从2012年以来三星的电视、空调的在华份额逐年下降。

长虹、格力等品牌接连崛起以过硬的质量和接地气的营销,让日韩品牌纷纷遇冷。

手机方面呢,以小米、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以极高的性价比,将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打到了只剩2%。

当中国人决定做显示器面板时,平板电视的价格从上万降到上千,买个高清六十寸的屏幕也不是啥大事了。

当中国人决定做卫星互联网时,北斗卫星一颗颗飞上蓝天反超欧洲的伽利略计划,让欧洲惊呼等等我们。

更可怕的是,我们是所有领域同时发力,而欧美列强大多数都只有两三个特别强的领域,属于严重偏科。

比如说,美国互联网产业发达,但是制造业已经衰落很多年了。奥巴马和特朗普喊了很多次想要重振美国制造业,也没能实现。

比如说,日本的制造业一直是高精尖的代表,但是在互联网产业上日本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这些欧美列强都是某个项目特别突出,但我们却是十项全能。

在外国人眼里,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粉碎机”。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国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制造业还有很多技术受制于人。

但就像京东方一路走来的二十年一样,在我们崛起复兴的道路上势必要伴随着诸多坎坷和崎岖。

我们不需要崇洋媚外,也切记不要妄自尊大。

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做好,未来,一定会在我们手里。

文章转自公众号乌鸦上尉

下载干净清爽无广告的网购值值值App,第一时间得到内部特价;点此领取隐藏优惠券,先领券再下单。

您已经投过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