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3.15就将到来。
2018年1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
»»» 值值值请您注意:1. 打折会结束,请赶紧下手。2. 我们倡导合理购物,别只会买买买,买己所需,且要买得值值值!如今消费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生活方式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形形色色的消费陷阱与猫腻。
让我们来盘点这一年来的消费槽点,看看是不是有你熟悉的经历呢~
▎槽点1、汽车消费乱象
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售后质量不容乐观。
就2017年上半年来说,售后服务质量不容乐观,态度不好为榜首:有44%的投诉是缘于服务的。
另外还有维修保养价格不明示、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以次充好、过度保养、不能一次性解决故障、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层出不穷。
面对汽车投诉,汽车厂商、经销商通过如"拖"字诀、"踢皮球"等方式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消费者要面对的是几座大山,维权成本高、解决效率低、退车换车难......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取得成效。
▎槽点2、网购陷阱
谨防低价诱惑。
刘先生在某网站上浏览到一部手机只要780元,该机市场售价在2000元左右。
卖家告诉他,因为产品为“海关没收的走私产品”,所以价格还低。这个解释让他放松了警惕,因为刘先生要购买两部,最后以750元一部的价格成交。
对方要求刘先生先将部分货款汇到账上,他们会在两天内通过快递发货,待收到货以后再付余款。
刘先生在汇出了一半货款750元后,很快就接到了卖家的电话,说款已收到,他们将尽快将手机寄出。
但是在等待多日后也不见手机送货上门,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此时卖家的电话号码已经变为空号,同时QQ也不再上线。
如今网购风靡,许多人都有被坑的经历除了少部分正规的平台外,大部分维权都极难。
而且评个差评都会被电话不停骚扰,真是憋屈。
▎槽点3、低价游套路多
打着幌子假旅游、真购物。
2017年11月,年过七旬的胡某在当地老龄协会的推荐下,参加了一场文化节。
随后,胡某被告知每人缴纳600多元的费用,即可参加由深圳某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享受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6日游。
同团的团员多为年逾六旬的老人,但在随团期间,导游言语诸多不敬,变相要求老人们购物消费,团友们最终选择提前退团返程。
旅游团的消息我们也屡见不鲜了,打着低价的幌子,实质确实全程重点确实买东西。
而且常常针对老年人进行欺骗、恐吓,简直不能忍。
▎槽点4、培训机构乱象
无证也敢开,名师不靠谱。
红极一时的“脑立方”,6万8学“右脑开发”,号称“蒙眼能辨色”、“七天成诗人”,“脑立方”天价培训班,全国多达120个教学点,最终被查出是无证经营,广告效果也是靠吹嘘。
东莞教育机构繁多,无证经营打擦边球;傍互联网,融资后“跑路”;诱导收费,学生“一无所获”等乱象常有发生。
东莞长安镇不少家长都选择了一个名为“七XX”品牌的培训班,据说可以激发孩子右脑,大幅提高成绩。培训班约定每周末在长安开课,课程总共约40节课,总费用6800元。
但家长们交钱之后却出现了一系列奇葩的事。首先,这个培训机构在长安镇并无固定场所,而是在其他培训机构内借用一间课室。
其后,约上了20节课,授课者开始越发“不靠谱”。
家长彭女士说:“我们按照他要求的时间,把小孩子送过来,但是他这周上课了,下周他又不来了,一下子说胃痛,一下又说身体不舒服,有时候又说跟别的课冲突了。”
最终经相关部门查询,这所教育机构属于无证经营。
孩子教育是大事,家长自然不会吝啬这份钱,但不法分子就看中这一点,无证经营、吹嘘教学成果......
钱被骗是一回事,孩子被教坏了怎么办。
我们希望315晚会过后,这些关键词可以少一些:
这些关键词可以多一些:
一起来吐槽!
你经历过神马奇葩事件、消费陷阱、霸王条款、恶言恶语……统统都说出来吧!
一起来咆哮!不吐不快!
活动规则:
1.活动截止3月15日18:00。
2.用户参与吐槽,即可获得20积分奖励。
3.点赞数最多的3个用户额外奖励100积分。
4.用户可多次参与吐槽,单用户吐槽奖励最多可获得1次。5.吐槽内容必须为真实经历,不得捏造攻击商家,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6.活动严禁作弊,一经发现,取消后续活动中奖资格。
7.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