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值值 > 最新优惠 > 杂七杂八 > 优惠详情
又涨价了!卫生纸涨完啤酒涨,更可怕的是这些也要涨

又涨价了!卫生纸涨完啤酒涨,更可怕的是这些也要涨

啤酒、卫生纸、泡面……怎么觉得涨价的最大受害者可能是宅男们?
7 年前更新

最近是不是觉得兜里的钱越来越不经花了?

放心,这确实不是你的错觉,因为周遭的东西一直都在涨涨涨。

»»» 特别提醒:1. 特价会过期,请赶快买之。2. 倡导理智消费,别只会买买买,买自己所需,还要买得值。

这不,啤酒又要涨价了,而且幅度还不小。

据酒业家报道,从 3 月 10 日起,全球最大啤酒企业百威英博(AB InBev)旗下的百威啤酒 500mL 装的批价由 57 元/件提至 85 元/件,涨幅近 50%。

有经销商透露,哈尔滨啤酒也计划于 4 月提价。

百威英博方面给出的涨价理由是原材料和运输成本大幅上涨。

这已经不是啤酒厂商第一次说要涨价了。

今年 1 月 1 日起,包括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都大幅上调了产品价格,以缓解因原材料、包装物、人工及其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这是近十年来啤酒企业首次集体涨价。

如果涨的只是啤酒,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酒还不算是必需品。

但当牛奶、可乐甚至是纸巾都在一个劲地涨价时,很多人可就没法淡定了。

整个快消品行业都在涨涨涨

首先是牛奶越卖越贵了。

根据智通财经的数据,从 2017 年年底开始,光明、伊利以及蒙牛的部分产品就已进行不同程度的提价。

其中光明以巴氏奶为主,1 月已覆盖至全渠道;伊利和蒙牛涨价的产品主要是低温酸奶和部分常温奶,平均涨幅在 5% 以内。

饮料行业也坐不住了。

康师傅“康饮茶”和果汁系列提价 2-3 元,统一也对类似品类进行了提价,每箱价格上涨 1-3 元,调节的产品以低单价、低毛利的畅销老产品为主。

原材料涨价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环保税的影响。

喝的贵了,吃的也便宜不到哪儿去。

经销商证实达利食品的好吃点系列于 2018 年 1月起正式涨价。去年达利园和好吃点已经有过 10% 的提价。

被誉为“火车三件套”之一的方便面暂时还没有涨价的迹象,但糖、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也不排除方便面未来涨价的可能性,或者是通过减少分量达到变相涨价的目的,也是不少企业的常规操作。

抱团涨价的还有卫生纸。

昨天你可能还在为海峡对岸台湾民众抢购卫生纸的疯狂感到不可思议,但今天你突然发现,what?我家门口超市的卫生纸也从 19.99 变成了 29.99 元了?

国内多家主要家用卫生纸大厂已经确定,最快 3 月中旬、最晚也要在 4 月对现有的品牌卫生纸进行调价,涨幅达 10% 至 30%。

而联盛纸业、琦祥纸业、银河纸业、金凤凰纸业、鸿昊集团等在内的多家国内纸企,也相继发出了涨价通知,接下来原纸价格将每吨上涨 200 至 300 元。

也就是说,不仅是卫生纸,各种办公用纸、纸箱,都可能跟着涨价。

说到纸箱,就不能不提与之息息相关的快递行业了。

去年双 11 前夕,中通和韵达的涨价通知就曾引发关注,但在仍处于价格战阶段的快递行业中,尽管物流和人力成本都在不断上涨,但大部分企业对于涨价一事仍显得相当谨慎。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很遗憾,这轮通胀才刚开始。

▎还有这些东西可能涨价

尽管目前普通认为,本轮通胀主要还是发生在与生产(即 PPI)相关的领域,在消费领域的体现还不明显。

但我们已经能感受到生活成本在日益增加,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说说消费品方面的涨价趋势。

天风证券的分析师徐彪预计,随着 CPI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高,涨价的现象将会出现在更多行业或企业中。

食品、家电、生活用纸、快递、旅游和航空等是最有可能涨价的,这些都是属于分析师眼中“需求旺盛、竞争格局好、定价能力强”的领域。

虽然从宏观来看,温和的通胀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投资等,但对我们个人而言,却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财富缩水、生活开支增加等糟心事。

那么除了努力搬砖让涨薪速度赶上 CPI 之外,就需要合理地进行理财规划来抵御通胀了,但这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了。

我只能告诉你,把钱存银行或是放余额宝,是不能帮你跑赢 CPI 的。

▎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注意到,各厂商宣布涨价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原因:原材料上涨。

尽管各行业的生产材料各不相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原油的影响。

从 2017 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这就导致了煤化工产品上涨,进而一步步影响到中游的生产,最终反映到我们实际到手的价格中。

物价的普遍上涨,不免让人与通胀联系起来,而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2 月份我国 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 1.2%,同比上涨 2.9%,这一方面是受春节期间需求和消费量增加所致,食品价格上涨 4.4%;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国普遍降温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

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在于:

一是给侧改革中对去产能的推进,这也是导致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是我国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关闭了一批不达标企业的同时,加上环保税的征收,就使得相关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了。

不过,不同于前几次通胀(2004、2008、2011 年)都伴随着猪肉价格的攀升,目前市场上的猪肉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

所以,别再提什么消费升级了,泡面都快吃不起了。

文章转自公众号爱范儿

下载干净清爽无广告的网购值值值App,第一时间得到内部特价;点此领取隐藏优惠券,先领券再下单。

您已经投过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