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朋友圈被一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通告刷屏。
点进去一看,发现“内涵段子”App和公众号被一锅端地干掉了。
»»» 特别提醒:1. 折扣会结束,请速度下手。2. 倡导合理“败家”,别只是买买买,买己所需,还要买得值值值!
广电总局说,在督察今日头条整改工作中,发现该公司组织推送的“内涵段子”软件和相关公众号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引发网民强烈反感”。
于是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要求该公司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
这里总局说的“督察今日头条整改”,已经持续了有段时间。
期间头条历经了约谈、上央视、暂时下架,最终旗下一大重要产品被永久关停。连带着还有快手和其他一些新闻/短视频平台,也被一同整治。
上周,网信办在约谈头条和快手时,还明确要求“快手”“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
这几年跑得很快一往无前的“算法内容平台”们,终于遇到了一个大阻碍。
Slogan该改了,正确导向的,才能是你的头条
1
广电总局在今天的通告里,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要求,叫“举一反三”。
这是责令里第一次出现这个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有些人认为,总局说的“举一反三”是字面意义上的“三”,意思是我先干掉一个,今日头条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家另外的三个(西瓜、火山、抖音)都有哪些问题。
但这样想我们的监管部门未免太过狭隘,我认为举一反三另有深意,应该是想告诉大家:仅仅处理掉当下“导向不正”的内容是不够的,应该多想想,为什么违规的内容总是频频出现,屡禁不止,甚至成为首页热门?
这种现象特别普遍。你看那些个App,这次其实都不是第一次约谈了。
之前一整顿,就新时代了,就满屏正能量了,到处都是厉害了我的国,但一风头过去,就又老调重弹,整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前几天快手整改了一次,当天效果显著,首页特别正确,风清气正,引得当时很多人都感叹监管部门执行力的强大。
结果这还没几天呢,快手首页又恢复如初。正能量的内容,一个都看不到了。
2
治标不治本总不是个办法,我们需要举一反三地想想,导致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
无论是头条、快手还是快报,最核心的就是算法。根据这些平台的说法,新闻都是算法驱动的,人为干涉很少。
换句话说,首页上那些正确的内容很难长存,就算上了首页,在算法的驱动下,也会很快被刷下来。
这说明了什么?这只能说明,这些算法导向不正,与正能量背道而驰,总是推荐给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
去年人民日报就说过,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特别是那些与正能量需要背道而驰的算法,更不应该提倡。
但这句警告被无视了,如今连除了头条和快手,几家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想做算法推荐的内容平台,“算法没有价值观”,经常被拿出来当挡箭牌。
你举一反三地想想,算法到底要不要价值观?
3
空口无凭,我们摆事实讲道理地看一下。
现在有个常见套路——几家算法推荐平台一旦被整顿,就会条件反射地大肆招募审查人员。
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治标不治本。
动不动就招募大几千名审查人员,看起来仿佛要誓把平台的内容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但反过来想,这传递出的讯号非常可怕——
显然是这些平台上不正确导向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不得不用海量的审查人员来过滤内容。
众所周知,在算法推荐的内容平台上,每个自媒体和媒体都是算法的奴隶。
为了让自己的内容有更高的曝光、推荐和阅读,他们会想方设法,揣测算法的“喜好”,生产容易被算法推荐的内容。
这也意味着,无论平台再怎么增加审核人手,用户依然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负能量和不正确的内容来,既然算法没给正能量更高的权重,那么用户自然也不会更在意正能量。
这些平台或许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增加这么多审核人员,解决了这么多就业问题,鲜明地表示了正确的态度,还总是被整顿?
因为这套系统从根源上已经坏掉了,你在这个系统上做什么也是徒劳。
这次总局说举一反三,我觉得总局是希望各大平台好好想想,用人力过滤负能量的内容是个笨办法,只能奏效一时,总有漏网之鱼。
而更好办法是,让用户不产生负能量的内容,只产生正确导向的内容。
如果有一套正能量的算法,用户创作了正能量内容,就有更大的权重被推荐,有更多的曝光次数,有更高的阅读量,有更丰厚的平台补贴。
那么那些自媒体们,自然也会改变低俗的错误追求,每天都想着如何制作正能量的内容了。
这就是所谓的“堵不如疏”,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倘若各大平台看不到这一点,那么日后也迟早会在内容导向上出事故,下一次整顿只是时间关系。不管你流量多大,生意多好,可能哪次就彻底栽在这个上面了。
所以,为了健康平安地发展,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和程序员其实可以凑到一起,开发出一套正能量的算法体系。
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聚合阅读和短视频产业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那么多段友怕是要去抖音儿子那边养老了?”
文章转自公众号对对对你们都是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