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事件从六月份裂帛、七格格相继宣布退出京东开始发酵,包括韩都衣舍、江南布衣、太平鸟、真维斯、GXG等多家国产知名服装品牌的官方旗舰店纷纷从京东平台上消失,海澜之家官方旗舰店也只剩下为数不多型号的男鞋。据有关统计,短短一个月内40多家服饰品牌从京东撤出。
昨日,记者就部分服饰品牌关店一事向京东时尚部门求证,京东方面确认此事属实。据透露,8月起一些服饰品牌陆续开始撤离,迄今已有44家。其中女装品牌27家,童装7家,内衣3家。京东方面表示,其平台上一向销售良好的男装品牌此次也有部分选择离开,如海澜之家、真维斯、森马、柒牌等共计7家。
据了解,关店的40多个商家都是平台上的头部品牌,绝大多数在京东保持了高速增长,难免令人疑惑退出京东的原因,有钱不挣是为何?
检索发现,上述商家闭店并不针对所有电商平台上的店面,天猫平台上仍能搜索到这些商家的店铺。对于服装商家集体闭店,京东方面表示,根据其今年二季度财报,GMV、净收入、活跃用户数等关键性指标增幅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台仍处在快速上升通道中。今年1到8月,太平鸟、真维斯的业绩同比增长分别为90%、40%,增速最快的GXG更是超过120%。对于舍弃京东维持天猫的原因,涉事企业多未予直接回应,多以“战略调整”、“业务调整”进行解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记者表示,作为国内主要电商平台之一,京东和天猫一样都是商家获取流量、用户以及销售量的一个重要入口。按理而言,在传统零售业不景,很多品牌商线下渠道增速趋缓乃至负增长的背景下,这些商家应该留在京东广开门路。
此前,曾有传闻称京东把商家“拉”到会场参加其指定的促销活动,对于要求退出会场的,就强制锁定后台,导致商家无法对自己的店铺进行任何操作,以至于双方发生不快,引发商家闭店。多家服饰品牌在关店声明中均有提及类似强买强卖事件,对品牌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这可能是商家选择闭店的潜在原因之一。对此,京东方面强调,最近并没有出台对服饰领域商家不利的规定,相反还不断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商家多方面扶持。
近期,易观发布的《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分析2017年第2季度》报告称,天猫服饰市场占有率达到80.7%,位居榜首,在服装品类保持领先地位,京东以8.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唯品会7.1%位列第三。但由于线上服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还不排除有第三方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施加压力,要求商家退出京东平台。此前今年“6·18”电商大促期间,就有报道指商家被天猫要求“二选一”,不参与京东平台上的促销活动,天猫对此则表示否认。
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拥抱电商多渠道营销是大势所趋。而对于京东的商业帝国来说,品牌商家是其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隔三差五爆出的商家出走潮,或将成为京东未来发展难以忽视的利空。
所以今天的话题就是这个
为啥说服饰是京东超越天猫的关键点?
你买衣服去京东还是去天猫还是去唯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