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 SL2-S是以SL2为原型所延伸出来的微单机种,搭载2400万像素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内置5轴5.5级机身防手震,具备C4K/4K 60fps的录像规格,加上IP54的防尘防滴能力,当然还有更友善的售价。本篇就来给大家分享楼主使用两天以来的简单体验和人像实拍样张。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说Leica从底片转型成数码的时间点较晚,不过从中画幅「S」系列、RF连动测距相机的「M」系列、随身型数码相机「Q」系列,到近年推出的「SL」系列来看,每款都是经典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纯粹的德制工艺。
2015年推出的SL系列不仅是Leica首款支持自动对焦的全幅MILC,同时「L-mount」也首度与世人见面,几年前Leica、Panasonic与Sigma三方结盟后「L-Mount」的资源也日渐丰富;去年Q4徕卡SL2这款后继机,同样走高像素路线,不过整体性能、操控、对焦及录像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本篇楼主要开箱介绍的主角正是以SL2为原型所延伸出来的微单相机机种,而它型号正是「SL2-S」,其实这样的命名方式让我感到匪夷所思,但仔细研究一下双机的规格就能理解,因为它们的角色就像Panasinic S1R与S1的关系这般,一款主攻高像素与细腻影像,另一款则以平实的价格与适中的像素切入市场。
SL2-S搭载2400万像素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内置5轴5.5级机身防手震,具备C4K/4K 60fps的录像规格,加上IP54的防尘防滴能力,当然还有更友善的售价,就以京东自营的单机身价格来说,售价为35800元,相较于SL2的47900元的价格来说,价差的确不小。
由于产品的借测时间有限,加上这周天天都在下雨……所以楼主本篇的内容会以SL2-S的外观、特色为作为主要介绍,当然文末还是会有简短的使用心得及实拍照给大家参考。至于完整的评测内容可能得要等日后有机会再说啦。
我还记得Lecia SL在2015年发表时,楼主还曾受邀到上海进行相关报导,当年Canon和Nikon都还专注在DSLR领域,因此全幅MILC可以说是Sony的天下,SL的出现虽然威胁不了Sony但也算件大事。那时我对Leica SL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怎么这么大台,原生镜头也是又大又重。
SL2-S的机身承袭自SL2,体积为146 x 107 x 83(mm),光是净重就850克加上电池后的重量来到931克,原以为这样的数据很惊人...没想到Panasonic S1其实比SL2-S更大且更重一点。同时我借来两颗镜头,分别是Summilux-SL 50 f/1.4 ASPH.与VARIO-ELMARIT-SL 24–90 mm f/2.8-4 ASPH.,而SL2-S亦不存在Kit镜,因为过去徕卡只有特仕版才会有Kit镜的设定。
在日系相机的介绍中或多或少都曾听过「金属机身」这个关键词,严格说起来日系机多数是金属骨架搭配塑胶机身,不过SL2-S可是扎扎实实的全金属机身,且表面包覆着高质感蒙皮,这也让SL2-S犹如艺术品般值得静静欣赏,摆着就很迷人!SL2-S搭载24MP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并取消了低通滤镜,采用Maestro III处理器,同时内置5轴5.5级的机身防手震与C4K/4K 60fps的录像能力。
其实SL2与SL2-S最好分辨的方式就是军舰部的「LEICA」标志,SL2字里有上白漆,SL2-S则是未上漆,机身正面同样有经点的红底Leica圆标,下方两颗是Fn自定义键。
握持俯视图
握持侧视图
楼主只测过Leica SL,因此能明显感觉到SL2-S在握感方面的改善,握柄有内凹设计且深度充裕,如果是握单机身不含镜头的话,手感是相当不错的,但我这次借来的Summilux-SL 50 f/1.4 ASPH.与VARIO-ELMARIT-SL 24–90 mm f/2.8-4 ASPH.实在太有份量,要单手拿稳2公斤的器材拍照几乎不可能,还是乖乖双手操作吧!
极为简洁的机顶结构,从上图可以看到双声道麦克风、信息窗(1.28英寸)、快门键、两组快捷键、及一组转盘,而SL2-S改变曝光模式的方式就是将机背转盘往内压,再搭配转盘即可选择P/A/S/M,顺带一提LS2-S机顶这些按键及转盘也全都是金属材质,而这也是徕卡的坚持。
SL2-S的电子观景窗同样具备576万点的分辨率,放大率高达0.78x,更新率高达120fps;从上图可以看到明显外凸的接目器,同时带有屈光度调节器。
SL2-S的机背结构与SL2如出一辙,其搭载3.2英寸210万点的触控式液晶荧幕,操作界面跟楼主前两周撰写过评测的Leica Q2 Monochrom相同,透过三颗功能键再搭配方向键进行操作,我自己很喜欢SL2-S的摇杆设计,因为它的摇杆外全部用橡胶皮包覆,因此操作的手感很好,止滑且长时间操作也不曾感到不适。
SL2-S同样设有双SDXC储存界面且同时支持UHS-II,虽然24MP的影像不一定得要搭配UHS-II的高速卡,不过4K 60fps的影片拍摄就能派上用场了!
机身左侧
传输接口
Type-C充电
在机身左侧可以看到麦克风插槽及耳机监听孔,以上两组都支持电子快门线,令人惊喜的是SL2-S保留标准的HDMI输出接口,另外Type-C分别支持充电与文件传输。
SL2-S可与SL2共享HG-SCL6这个垂直把手,从机底可以看到SL2-S的产地来自德国,另外还有电池及电池开关的拨杆。
机底锂电池的型号为BP-SCL4,充饱电正常可拍约510张静态照片,省电模式最多可拍摄1430张,楼主非常喜欢Leica Q2开始用的这颗BP-SCL4,因为它的拆装方式最为便利,没有电池盖的设计,拨杆一推电池就会下降,再按压一次电池就可取出,有点象是换弹匣那样的直觉,这也是徕卡独有的设计。
虽然SL2-S跟过去的徕卡产同样不具备花俏的功能,不过要评测报告要够详尽、完整且具备参考价值的话,至少要有一到两周的作业时间,因此我将本篇定调为「轻体验」并非「评测报告」,以下是我体验两天的心得,还请各位不要嫌弃。
首先SL2-S的机身很大很重但又很有质感,TA或许不是职业摄影师,但肯定是有闲钱又爱拍照的玩家,SL2-S所搭载的24MP背照式感光元件,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取消了低通滤镜,放眼其它品牌似乎没有同样的组合,多数都是高像素或APS-C机种,而也因为取消了低通滤镜使得SL2-S的影像细节极其丰富,适中的影像像素加上惊人的锐利度,各位直接看以下的机身直出的JPG人像照就能明白。
整体来说它的对焦速度算够用,不过想必也是采用「对比式对焦」系统,因此在AF-C的环境下显得较吃力,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至于人物侦测对焦多数只能侦测到身体,不容易锁定在脸部,如果你用惯单点对焦的话倒是无妨。至于色彩方面SL2-S依然保有Leica在数码影像的特色,暗部的表现特别深,这点明显与日系相机不同;文末提供了少量实拍照给各位参考,建议可以右键查看原始大图,更能感受SL2-S取消低通滤镜的优势。
LEICA SL2-S 50mm ISO50 f/1.4 1/200s
LEICA SL2-S 50mm ISO100 f/1.4 1/20s
LEICA SL2-S 50mm ISO100 f/1.4 1/160s
LEICA SL2-S 50mm ISO2000 f/1.4 1/100s
LEICA SL2-S 50mm ISO100 f/1.4 1/30s
LEICA SL2-S 50mm ISO50 f/1.4 1/200s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LEICA SL2-S 50mm ISO1600 f/1.4 1/100s
LEICA SL2-S 50mm ISO100 f/1.4 1/100s
LEICA SL2-S 50mm ISO50 f/1.4 1/200s
LEICA SL2-S 50mm ISO1000 f/1.4 1/100s
LEICA SL2-S 50mm ISO50 f/1.4 1/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