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g 5G PLUS 搭载高通S765G 处理器,并搭配常见的90Hz大屏幕和高达5000毫安的基础配置,相机规格也是蛮少见的主四前二的完整配置。那么,该机的表现究竟如何呢?接下来楼主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该机的外观和细节,展示手机的拍照样张以及性能实测。一起来看看表现如何吧。
自5G时代开始后,今年不少新安卓手机自然都是以5G支持为主;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无异于就是高通S765G这个规格的产品了。本次要介绍的Moto g 5G PLUS也是在同样的规格圈中,搭配常见的90Hz大屏幕、5000毫安大电池等基础规格外,相机规格也是蛮少见的主四前二完整规格。当然啦,相信不少人和楼主一样,想的都是好久没听到摩托罗拉的手机啦!
外盒正面是以简单的Logo搭配产品型号,上下方也置入了类似指纹的设计。盒底则是以机身正反面的渲染图,并搭配主要特色如5G、相机与电量等特色。
外盒
外盒
外盒
移除上盖后,手机本体也贴了附上基本说明和特色的屏幕保护贴纸。
隔开手机的收纳层板内部则是安放信息文件与取卡针的区域,底层则是常见的充电器与连接线组合。
底层则有充电器、电源线与3.5mm耳机。
屏幕部分配置的是6.7吋FHD+409ppi分辨率21:9 LTPS面板,亮点规格在于90Hz的刷新率,左上则是双开孔前镜头的设计。
Moto近年的机器操作系统几乎都是以原生为主,加上些许定制为辅的方式,屏幕设置也是以原生的样貌呈现,下方也能看到不少定制化的专属功能。
DarkMode目前应该是机机有的状态了.....
g 5G PLUS屏幕也有着基本的三款色调调整,开启自然模式时屏幕会最暖。
屏幕色调
刷新率
屏幕本身也支持HDR显示标准。
HDR范例
HDR范例
g 5G PLUS仅有一款湖水蓝颜色,按照光源会由上而下出现先许渐层的样貌,就算是搭配保护壳也能有效呈现渐层光泽;而类似镜面的设计下其实也暗藏玄机,这点稍后会说明。机身尺寸为167.98 x 73.97 x 9.59mm,重207g。
背盖
保护套
中框一样是以蓝色为基调,搭配磨砂质感来呈现。机顶设有一只mic、机底则为USB-C接口、扬声孔、mic以及3.5mm耳机插孔;左侧具备Google Assistant快捷键与卡槽、右侧则是音量与整合指纹识别的电源开关键。
机顶
机底
左侧
右侧
卡槽为基本的三选二样式,5G频段为Sub 6 n1,n3,n5,n7,n28,n78,适用目前国内全频段;另外,细看机背可以看到在背盖内有做点状的细节处理,
手机相关好文阅读
重点的相机部分,主镜头采48MP f/1.7 1.6um 4in1技术标准+8MP 118度f/2.2广角+5MP f/2.2 2cm微距+2MP景深镜头;但这次测试时看exif信息,广角反而也是12MP???,从光圈可以看出差别,这点就感觉怪怪的....有机会再问一下官方。双前相机配置16MP f/2.0 4in1标准(一般输出为4MP)+8MP f/2.2广角。
主镜头
前镜头
自拍时有个小细节,只要切换到前镜头拍摄时,所属的镜头边缘也会发光。对于目前多镜头时代一直不知道要看哪颗镜头的朋友,可以说是一大福音!
亮灯
亮灯
相机界面基本上与同期的Razr刀锋机类似,整体的配置也是有易上手的路线。
主镜头界面
主镜头界面
同时相机也具备了智能场景模式,但说真的楼主测试期间出现机率不是很高.....
拍摄模式比较常见的有人像、夜景与微距三种模式;另外,Moto自家的专色(其实就是相机常见的影像抽色模式)模式也同样具备。但夜景模式居然仅支持标准镜头.....这点要扣分啊
拍摄模式
夜景
建议夜景
人像
专业模式除去一般模式,也有类似Lumia的环状模式,同时也提供RAW无损档案格式。
专业模式
专业模式
RAW档
美颜功能则是仅在前镜头才具备,并有自动与手动两种模式,也没有脸部特征的自定义设计,主镜头也是有机会拍到女生的啊.....不懂没有美颜功能的考量是什么。
录像则是提供基本的功能选项,同时也有防抖功能。
设置部分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是基本的功能选项。这边有个小细节是,前镜头的拍摄界面不像主相机直接有HDR,而是藏在设置选项里.....有点不太理解这样设计的逻辑,是因为美颜界面的关系而把HDR移到背景吗?
设置
设置
相片画质部分,前后主镜头其实都是4in1方式,主镜头从48变为12MP,而前镜头就不是原本账面上的12MP,反而会变成4MP;光看数据可能会觉得画质会受影响,等实拍时我们再来看看结果。
相片画质
影片画质
人像模式也能在相册内做焦点改变与景深强度的调整,调整的界面也是基于Google的内置相册做调整,除了一般模糊之余,也有针对前景的模糊强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