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灯架是职业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器材,那么我们该如何挑选摄影灯架呢?本篇文章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文章的内容包括:什么是灯架、使用灯架的好处、灯架的选购要点和选购时会遇到的问题解答。
经常接触拍摄的朋友,无论是动态或是静态摄影,对于辅助灯具稳定,以及能够伸缩调整高度的灯架一定不陌生。然而灯光专用的脚架看似设计简单用途单纯,实际上则会根据伸缩高度或开脚大小等,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可选择,而平面摄影用的闪光灯架及动态摄影用途亦有所不同,在挑选时很容易感到迷惘。
为此,本文将会介绍灯架的选购方式。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便不必再通过手中摄影用的脚架充当灯脚,并随时担心因为脚架不稳倒塌造成器材损坏。
进行平面摄影时,虽然大部分的相机多已内建闪光灯,同时更有可以直接挂置机身上、机动性良好的外接闪光灯,但根据被摄物体不同,不少摄影师仍会搭配外部辅助灯具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而灯架就是为了帮助外接独立光源的使用者稳定灯具之脚架,依照厂牌不同亦有「灯脚」的别称。
灯架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将突发事故的机率降至最低,并让摄影作业更流畅,加上除了高阶器材等级之外,市面上亦有千元左右的一般款式,以价格面来看并不算太难入手。许多人对于脚架总有难以灵活操作的误解,事实上脚架不仅安定性高,还可稳定具有一定重量的灯材,防止因强风或人为过失造成的倒塌风险,在保护器材同时,也维护离灯光最近的模特儿工作时的安全。
此外,灯光脚架亦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搭配能够三百六十度旋转的云台,在操作上十分直觉化,只要通过云台自由调整想要的角度打灯,便能拍出技术感绝佳的照片。
首先将介绍选购灯架时必须掌握的七大要点,请读者们作为挑选时的参考基准。
依照高度调整方式不同,灯架共可分为下列三种型态,各位不妨根据平常的操作习惯及作业场合加以选购。
气压缓冲式灯架在调降时只要松开关节旋钮,主干的支架部分便会缓缓下降,不必担心脚架会因灯具过重而失速下坠,造成夹伤手或者伤到灯材等情况;但当内部空气流失时脚架毁损的风险较高,且商品本身的价格也相对偏高。
这种内建弹簧设计的产品,让脚架能够在快速伸缩的前提下,却不会因震动撞击而动伤害到灯材,相当适合需要经常移动脚架或调整高度的人使用,在拍摄现场中亦能发挥灵活的机动性。
闪光灯相关好文阅读
手动式灯脚没有弹簧或气压的缓冲辅助,当悬开关节钮平衡用的沙包及脚架后会同时快速下降,故使用时必须格外注意震动以免造成器材破损,且所发出的噪音也相对较大。但对于没有太多预算的新手来说,价格较为亲民的手动式商品只要熟悉后,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难以操作。
拍摄模特儿时,需要能够超过模特儿身高的光源,若有特殊打光需求则需有身高的两倍高;至于拍摄桌上静物时,则是需要配合桌面高度的灯架,然而每款灯架的最低高度与能够伸长的最高范围不尽相同,基本上关节越多能微调的范围也越广,建议根据使用状况来选择适合的高度。此外,由于脚架的高度会影响本体重量和收纳性,故也应将日常的摄影需求一并纳入考量。
即使是再小型的闪光灯也具有一定重量,因此务必要依照器材类型选择负荷强度足够的灯架,而灯架耐重度差异主要与材质息息相关,建议确认持有器材的重量后再着手筛选。
闪光灯相关好文阅读
轻型灯架虽然便于携带,且能轻松调整方向而机动性高,但同时却有着不耐强风和稳定性不足的疑虑;相反地,过重的脚架则是携带不便且移动困难,挑选时必须在便携性及安定感中做出取舍,进而找出最易于使用的款式。
开脚面积经常是购买灯脚时容易被忽略的盲点之一,虽然开脚越大脚架站得越稳,但在拍摄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反而会因此侷限了自己的活动空间或造成他人反感,因此别忘了在购买前仔细确认商品的开脚范围。
无论室内室外皆有可能用上外部闪光灯源,而在室外或是机动性较高的拍摄场合中,建议以易于收纳且轻量的商品为优先。特别是没有助理同行,必须一个人携复数脚架时,脚部能以反向折叠方式收起的灯架将会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品牌不同,灯架的价格差异也相当大,使得不少人难免会倾向选择最便宜的款式。但太过于低价的脚架除了做工和品质令人担忧外,更可能会因耐重与支撑力不足导致昂贵器材损坏,甚至是造成因摄影临时中止、作品延迟而需支付违约金等状况发生,因此切勿只把焦点摆在价格上,而是应以安全性为第一考量。
闪光灯相关好文阅读
入手了器材之后,也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将手边利器发挥到极致,因此以下会列出几个选购灯架时常遇见的问题,并请专家逐一为各位解惑。
为了稳定上方重物不会因为高度、地形或是外来因素造成摇晃及倒塌,拍摄时必须使用脚架来稳定器材,而在此前提之下,只要器材与摄影需求相符合,想将脚架及灯架共用也不成问题。俗话说器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硬体的使用方法当然亦可因地制宜,但仍须注意专业器材在设计上为了有鉴别度,在部分使用环境上将会有所侷限。
器材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势必会有耗损,例如管子刚性不够,或是内部零件不敷使用时,皆可能会造成灯架无法锁紧的情况发生。除了替换螺丝配件之外,还可试着将管子旋钮处缠上一圈胶带,以增加管壁厚度帮助关节处咬合,同时也能增加摩擦力支撑上方负重。
打光时除了要判断光源呈现在被摄物体上的角度和强度比例之外,也须留意拍摄成品整体氛围的呈现是否漂亮,建议读者们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研究摄影和布光技法,或是藉由网路上各种达人的实用范例来精进技巧。而若是预算许可,则建议在拍摄时使用测光表,以养成自己对光比的敏锐度,同时避免因曝光失准而浪费精心准备的拍摄。
通过此次关于灯架的文章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提升基础摄影知识,并了解到灯架在拍摄流程中不仅仅是将灯架高,更具有稳定灯具、调整特殊角度,以及保护使用者和被摄者等诸多辅助功能。希望大家都能一边参考文中内容,一边在市场上逐步挑选出符合自身拍摄需求的款式,让每一次的摄影过程都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