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煎药壶?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分享一下煎药壶的选购指南,文章的内容包括:根据使用方便性挑选材质、依照需求选择适合的容量、选择容易清洗的款式、留意产品安全设计。最后我们还会给大家解答一下选购煎药壶的常见问题。
时至今日,传承千年的药补文化依旧屹立不摇,对于担心吃西药会伤身体,期待利用中药来温和调养滋补的大有人在。除了直接服用浓缩萃取粉末,也有不少人选择传统的煎药方式,因此如何挑选一款安全又实用的「煎药壶」便显得格外重要。煎药壶一般又被称为「药膳壶」或「中药壶」,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用来煎煮中药的加热容器,故容量的选择也非常丰富。
然而不同材质的煎药壶各具特色,适用的热源也有所差异,在不熟悉彼此特性与优劣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做出取舍。本篇文章将与大家一同分享选购的诀窍,文章后半段还会推荐10款人气煎药壶,无论是偏好手感温润的陶瓷壶,抑或者是耐用不怕碰撞的不锈钢壶,相信不难从中获得灵感。事不宜迟,赶紧加入阅读的行列吧。
虽说走一趟大卖场不难买到各式各样的煎药壶,但如果能先行参考以下的注意事项,想必有助于精准掌握选购方向,为调理身体健康找到最佳工具。
市面上煎药壶大致上可分为「陶瓷制」和「不锈钢制」两种。两者的特性与魅力各不相同,请参考以下内容定调出最符合理想的商品类型。
陶瓷制煎药壶的原料大多采用可塑性强的天然黏土,并经过7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且通常会在表面涂釉以增添美观度与质感。其优点在于加热时无须担心会有金属物质溶出,且保温效果佳,用于煎药、煲汤、煮养生茶都相当受欢迎。这类型商品的可选容量相较于不锈钢制品来得丰富,但须注意容量越大重量越重,较适合固定摆放于家中使用。
电水壶相关好文阅读
有别于陶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重量,不锈钢材质相对轻巧许多;并有着好清洗、耐碰撞的优势,对于使用陶瓷制品会有压力的人而言再适合不过。然而不锈钢材质也有不少劣质品,有的缺少防腐蚀的涂层加工,难保不会在煎煮时溶出金属毒物,故选购这类型商品时切忌因价格低廉而入手,并尽可能锁定高品质304不锈钢或食品级材质为佳。
市面上的煎药壶容量大约在3~4L之间,少部分商品甚至有推出5L以上的大容量,方便消费者依据药量、饮用量来做选择。不过容量越大相对重量越重,在倒药汁或清洗时较为费力,且收纳时也会占据不少空间,因此选购时最好视使用频率审慎评估。
由于有些中药药材在经过加热煎煮后会产生黏性,长期使用会在容器表面形成「药垢」。若壶内设计不平整或材质不易刷洗的话,很容易藏污纳垢而导致细菌滋生。
除了可考虑选择不锈钢材质以减少清洗负担之外,亦可从标榜结构好清洗的商品着手,且务必检查最容易卡垢的壶口部位是否容易清洁。另外,也可留意内胆是否为不沾材质、口径是否够宽大方便手伸入清洗,以及选择加热底盘为分离式设计的款式来增添维护清洁的便利性。
电水壶相关好文阅读
除了传统以直火加热的陶瓷煎药壶之外,目前市面上的款式主要是通过电力加热,因此商品是否拥有相关的安全标章,或是防干烧保护装置、过热自动断电、分离式插头等安全功能便显得非常重要。另外,虽然多数适用电压为110V,但仍有少部分款式为220V,用电时务必多加留心。
对于初次选购且不熟悉煎药壶特色的消费者来说,内心难免存在着一些疑问。以下汇整了几个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直火煎煮多数以3~4碗水(1碗约200mL)煎煮成七分或一碗。而电子加热由于能精准掌控温度,大可依照药材量加入足够的覆盖水量,开启电源后便会自动煎煮成一碗,功能较丰富的还可选择八分、五分不等,即使不擅长煎药也无须担心。
直火的魅力在于可自行掌控火候,选择文火慢熬或武火快煮;缺点为须在一旁看顾炉火,且随时视情况加水。电子加热则是自动温控,煎药品质相对稳定且可安心离开现场,煎煮好后还会自动保温,但电费成本相对较高。
中药药材多属植物性,因此在煎煮完后可直接当成果菜类厨余回收。另外,如家中有种植花卉,亦可直接倒入花圃当成天然堆肥。
电水壶相关好文阅读
除非商品有明确标示可使用特定的清洁剂(如柠檬酸)清洗之外,否则最好避免使用。最理想的清洗方式为,清理完药渣后以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以湿抹布或海绵擦拭内外表面,以防药垢堆积。
煎药壶除了用于煎药之外,还能用于煮养生茶、煲汤,可说是养生家庭必备的实用小家电。而煎药壶从传统的直火加热到便利的电子式温控都各具魅力,如何选择就端看个人的需求。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帮助大家更加了解煎药壶的特色与选购注意事项,顺利入手一款满意的商品,让在家煎药不再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