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本月在海外一口气推出两支POCO手机:POCO F3及POCO X3 Pro,前者定位于高端手机,后者则定位于中端,价位上虽然F3较高,但换算成人民币,都在两千元上下内。本篇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该机的整体外观和细节特色,分享我的实际使用感受和体验。
小米本月在海外一口气推出两支POCO手机:POCO F3及POCO X3 Pro,前者规格偏高端(旗舰、次旗舰以下),后者中端,价位上虽然F3较高,但也都在两千元上下内,都算国民价。
讲到POCO,很多人应该比较陌生。由于楼主身处海外,所以也特地买了这款手机来和大家分享。
POCO F3及POCO X3 Pro 有各自的主打特色,区隔蛮清楚的,细项可以参考下面的规格表比较,比较关键的区区别:
处理器分别是今年发表的Snapdragon 870及S860,但前者是S865+的加强版,后者是S855+的加强版,某种程度上就是前代旗舰CPU及前前代旗舰CPU的差别。内存跟储存标准也是去年和前年的差别。
另外F3支持Wi-Fi 6,X3 Pro是Wi-Fi 5,有在用支持路由器的可以注意一下。
相机虽然前者是三镜头,后者四镜头,但支持的拍照录像模式差不多,
F3录像有音源变焦这特别的功能,X3 Pro录像则超级防抖,
还有两支都有双喇叭,这点很不错。
所以看来F3用了接近去年旗舰的处理器、屏幕很不错,相机跟随红米手机常见的组合,应该可以算中偏高端吧。
X3 Pro效能虽没F3高,但有大电量、存储卡、3.5mm、大屏幕...等实际一点的配置。
也因为特色还蛮不同的,所以想说把试用文分开写比较清楚,这篇以POCO F3为主,之后也会上POCO X3 Pro的试用。
这次的试用是欧版的包装,内容物算多吧,有附透明保护壳,以及支持33W的充电器,因为机身上没有3.5mm孔,包装内还多附了USB-C转3.5mm的线,还有POCO Logo贴纸,是说这黑黄配色贴纸个性小强烈...
POCO F3屏幕有6.67英寸,是大屏幕手机,重量约196g,重量还好,边框宽度也算不错,更难得应该是前相机开孔很小。
这回借到白色的,表面是磨砂质感,但转一转某些角度有釉光感,蛮舒服的质感,而且白色也比较不会沾指纹~
F3用了AMOLED屏幕,屏幕亮度不错,只要不是太阳直接照到屏幕,户外拍照、看地图、玩游戏时仍看得清楚,这点比X3 Pro好很多。另外它是平面屏幕,出厂时屏幕上也有贴保护膜。
屏幕也支持显示HDR10+影片,YouTube或Netflix上有越来越多这类影片,有支持比较加分。
个人觉得它的护眼模式还不错,有加上淡淡的纸质纹理,让亮度看来没那么刺眼。这个X3 Pro也有。
F3还有提供「真彩显示」,有点像阅读模式那种,根据光源颜色强弱调整屏幕色温,眼睛比较舒适,这个X3 Pro就没有了。
POCO F3是中间厚两侧薄的设计,从侧边看比较薄,背后两侧微微弧度也提供很好的手感。
看一下侧边的配置吧。
可以看到侧边有指纹识别兼电源键,这块有一点点凸出,便于盲摸。
这指纹识别可以设定成快键,指定轻敲两下的功能,方便!同时也看到支持敲背部两下的快键。这两个X3 Pro就没有。
上下两侧的洞洞好像有点多。
下侧的小洞大的是喇叭,小的是麦克风;上方的两组小洞,屏幕向上的话左边是喇叭,右边是麦克风,麦克风还有红外线口。
F3有双喇叭(但自己听听筒也有声音),两侧喇叭的音量也相当,音量不小,如果影片游戏有立体声左右声道感就很明显。只是打游戏时要注意手掌不要摀到底下的喇叭了,手掌留一点空间,不小心会有把声音往前打的作用,音量会更棒。
MIUI里内置影片工具箱,可以自选套用的App,看影片时就可以在增强音效跟动态画质,增强音效的效果蛮明显的,很不错。
这影片工具箱还有录制屏幕、截图、投影、熄屏听剧跟浮动小视窗的快捷键,方便!强烈建议开启这工具箱来用。
POCO F3支持5G+4G双待,是双面卡槽不支持存储卡。
POCO F3背后有三镜头,分别是4800万像素的主镜头(约25mm),800万像素超广角(约15mm),以及5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没有独立的变焦镜头,界面可以切换拍2x,是用主镜头拍。相机组这儿还有一颗麦克风,这个是用来录像时「音源变焦」用的。
F3内置的拍照录像模式跟今年的小米手机很像(也一样很多),有自动HDR、超级夜景、4800万模式、人像、专业拍照录像...等,以及比较特别的微距、文件、魔法分身...等。
录像上最大是4K/30fps,镜头没有OIS,但有软体的影片防震,还有多种趣味的Vlog、电影镜头、前后双景录像、电影滤镜...等,很多。
这么多模式里会打开用的不知道有几个,想让大家单独看一下专业模式,它可拍照可录像,可清楚看到对焦范围,在这里你也可以光焦分离调整。
来看看各种试拍吧,简单就几种生活场景都拍一拍。
手机相关好文阅读
这里的两倍是数位变焦了,看得出来吧。最一般的拍摄画质有比预期中好,色泽有比看到的再饱和一点点,浓度还可接受,画质虽有一点偏锐利但还可接受,超广角也不错,中间区域有点清晰度,不会松散模糊,变形也有修正。
1x
超广角
2x变焦
户外人物
户外人物
户外海天
建筑物
自然绿树
颜色较多的
以48MP模式直出。
它有提供自动HDR的功能,但试拍时发现并不是很常启动,通常在强逆光时才会自启,如果画面中只有一小部分偏亮或偏暗就不会套用,但从照片也可以发现,就算没有自启动,高低光的亮度也平均,尤其拍到人的时候。有时甚至觉得有开拍得不好。整体看来它提升暗部比抑制高光要好。
▼有开HDR。
窗外背光
天空建筑
室内背光
▼自动模式无套用HDR
背光人物
带到天空
背光较近拍
以自动模式三种尺寸都拍拍看,以去年旗舰处理器的标准来看,正常亮度街景的夜拍画质就是可用但不算好,超广角也明显较不好。但颜色还蛮饱和讨喜的。
1x
超广角
2x变焦
▼套用夜景模式对动态范围很有用,招牌、灯笼、夜空等都有拍出来,颜色对比也没有怪,对清晰锐利度也有因此提升一点点。
街边夜景模式
以夜景模式拍灯笼
夜间招牌高对比
夜间模式较低光
顺光时的人像算自然漂亮,但强一点的逆光画质都有抹的感觉,或者你说缩图看就是唯美感,它有把阳光镶边的亮度拍出来,没有曝成一片很不错啊~
顺光
逆光
人像照片摄后可以套用的编辑工具,包括调整背景虚化程度、光斑形状、光效之外,也有高光阴影、滤镜等工具,可以美化照片,但没有内置事后美颜瘦身之类的工具。
手机相关好文阅读
自拍人像的顺光逆光反而都拍得很自然漂亮,这组背对太阳很逆光,但脸色、光线、太阳都修得还蛮刚好的,可能不算制式的那种完美照,但气氛感觉都不错。
顺光
逆光
自拍时可以美颜的工具较多,修饰五官外还包括简单的化妆特效,另外也支持手掌比5感应自拍。
POCO F3支持3-7厘米近拍,对焦与否清晰度要在屏幕上判断,有时近物一直动或是太阳太大,可能会导致看不清楚。但有正常发挥的话,微距的照片都有点发现新天地的感觉。
金桔局部
花蕊微距
POCO F3以6.67英寸/FHD+的屏幕,搭配4520mAh电池,算是正常电量。会影响用电量的变数可能就是屏幕刷新率设定在60Hz还是120Hz,以及游戏画质设定、是否连线5G...等。
这里用最一般的状况,单5G SIM卡待机,但用Wi-Fi连线,屏幕亮度固定在一半,屏幕刷新率维持预设的60Hz,以这样的设定纪录这些功能的用电量。
对照屏幕规格差不多的机种,POCO F3上网、看影片的用电量有比较少一点,玩游戏可能因为设定在效能模式,用电量稍微多一点,但整个数字其实都不错,24度室温下玩这两款游戏时,电池温度大约在33度左右,机身摸起来也没有发热,日常功能用起来算省电的。
它有内置一个5G省电设定,如果要连5G信号建议去把它打开。
手机相关好文阅读
采用的Snapdragon 870处理器平台,相当于S865+的主频升级版,虽说是2019年底发表的处理器,但效能应该还是够的,而且好像大家对这颗觉得比较安心?
以安兔兔v9跑分,得到66万8000多分,CPU赢过89%使用者。
存储跑分好像低一点,单独跑储存测试,看来算居中的速度。不过开程式、汇出照片影片...等,速度还算正常吧。
这里玩《Call of Duty》这游戏来纪录处理器耗用、温度及帧率。游戏画质选择最高,在约24度室温下进行,Wi-Fi连线玩半个小时。
从纪录看,团战进行中帧率都很稳定在60fps左右,CPU温度则多半在55~60度间,最高到61度,玩到一半机背摸起来有一点发热感,测量背面大约在54度,但结束一回合不玩时,温度也降得蛮快的,表面很快就回复到41度左右。
温度变高时跑跳跟射击的顺畅度并没有什么卡顿,应该还在可工作范围,整体来说,虽然持续玩高画质游戏摸得出来温度升高,但不会到烫,大多数正常旗舰差不多的感受。
POCO F3里就是内置小米手机那一套游戏增强器,稍微多一点的是触控灵敏度的设定比较细致(X3 Pro没这么多),也有优化画质选项。
最厚简单看几个实用功能。
有内置通话录音这没问题,可全部自动录,或指定号码再录。F3目前支持5G+4G双待,可设定VoLTE通话时换另一卡上网。另一个很高调的功能「来电闪光灯」,很多人为通知干扰分心,可能会把手机屏幕并静音朝下倒盖,这样就不知道有来电,这功能就是有来电时,会让相机的补光灯用力闪,告诉你有来电,闪光真的挺高调的
MIUI的手机管家里包含很多跟隐私、网路连线、加速有关的功能。需要的应用双开、应用锁、手机分身等都在这里。
NFC的感应付款里可以设定Google Pay。X3 Pro也支持Google Pay。
POCO F3大部分配置有诚意,如游戏效能、屏幕、外型、双喇叭音效、小功能丰富...等,但相机模式丰富但表现不算突出(可用),功能算省电,但对照屏幕尺寸搭载电量不算惊喜,是比较平庸的地方,不过在价格的前提下,搞不好平庸之处也可接受,诚意特色则越看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