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楼主将给大家分享的是 Sony A7 III 相机,该相机目前网上的测评文章很多,站内也有相关的网友晒单,因此楼主这次就独辟蹊径,给大家分享该相机的动态范围及暗部拉回后的噪声比较,并且和索尼A7R III 与索尼 A9作对比。
本篇的 A7 III 的测试只有两个重点,一个是 ±5 EV 的动态范围比较,再来就是暗部拉回后的噪声比较,比较特别的是我一样找来 A7R III 与 A9 这两个老大哥一起进行较量,废话不多说就让我们直接切入重点吧!
当时为了拍动态范围的比较,其实重拍了不下十几组,因为遇到户外的光线一直在变化,可能前两台都拍好了,拍到第三台的最后一张照片时太阳却躲起来,这样又得再重拍一次,尽管拍完了若遇到更稳定的场景或光线,又会忍不住再重拍一次,所以测试那几天都是三机四镜背着移动,好在 MILC 的优势就是轻巧,过去的 DSLR 集评的重量总是十公斤起跳,我对不起我的腰椎。
言归正传,让楼主描述一下测试时的设定,这三台相机在拍摄时都是采用相同的曝光条件,采用“光圈先决”进行拍摄,感光度固定在 ISO 100、光圈固定在 f/10,三机在每个场景下的快门速度我尽力将误差控制在 1/3 EV,毕竟测试的条件在户外,光线不是楼主可以掌握的。A7 III、A7R III、A9 这三个产品分别是搭载 24MP Exmor R CMOS、42MP Exmor R CMOS 与 24MP Exmor RS CMOS,画素跟 CMOS 架构皆有所不同。
这三机在背照式感光元件的神功护体之下,在 ±5 EV 的测试之下表现其实都大同小异,在 -5 EV 的情况下还是能轻松将暗部拉回,不过拉回后的噪声表现可以看看后续的测试,但如果过曝降亮度的话,三机的极限就只能到 3 EV,这点跟市面上的全片幅 CMOS 机种相比其实大同小异,接着就请各位网友看看以下的测试结果吧!
【A7M3原始】-5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4
-3
-2
-1
1
2
3
4
5
【A7M3调整】-5
-4
-3
-2
-1
1
2
3
4
5
【A7RM3原始】-5
-4
-3
-2
-1
1
2
3
4
5
【A7RM3调整】-5
-4
-3
-2
-1
1
2
3
4
5
【A9原始】-5
-4
-3
-2
-1
1
2
3
4
5
【A9调整】-5
-4
-3
-2
-1
1
2
3
4
5
三机在 -5 EV 曝光不足后将暗部拉回的表现乍看之下虽然看不出差别,不过魔鬼藏在细节里,而且测试的结果让楼主大感意外,因为仔细看裁切 100% 之后的表现,我心目中的排名是 A7 III > A9 > A7R III,A7R III 因为高画素让噪声表现不如 A7 III 及 A9 我觉得还情有可原,但 A7 III 的噪声抑制表现居然也赢过 A9 这可是以下犯上啊(请留意橘色屋檐区域)!毕竟两机有一倍以上的价差,只能说 A7 III 真的是平价全幅的模范生,未来肯定会持续缺货下去。
【A7M3】原图
【A7RM3】原图
【A9】原图
【A7M3】100%裁切
【A7RM3】100%裁切
【A9】100%裁切
以下是三机在曝光不足 -3 EV 后暗部拉回的表现,没意外的同样是 A7R III 敬陪末座,但可能是 -3 EV 的缘故 under 程度不及前一组的 -5 EV,因此夜景这部分 A7 III 与 A9 两机的表现比较接近。以上就是 A7 III 追加的动态范围测试,终于为 A7 III 评测划下句点啦!
【A7 III】原图
【A7RM3】原图
【A9】原图
【A7M3】拉回
【A7RM3】拉回
【A9】拉回
【A7M3】100%裁切
【A7RM3】100%裁切
【A9】100%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