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FE 400mm f/2.8 GM OSS 镜头是索尼 E接环的第一颗超望远定焦大光圈镜头,重量仅为 2895克,大炮镜头中,绝对是极为轻量化的一款。下面楼主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这颗镜头的包装、外观和做工细节,分享我的使用感受和入手体验,展示该镜头的拍摄样张。
当去年Sony A9推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一定会有这一天,Sony必定会彻底的运用超快的对焦速度与693个自动对焦点,朝向超望远的炮级镜头领域迈进。这对于了解Sony的人来说一直都不是“会不会”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
本篇文章楼主就来和大家分享这颗镜头,时间不多,主要给大家展示这款镜头的包装和外观细节,简单展示拍摄样张。
楼主刚刚入手的这一个星期中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跟我借拿这颗镜头,试试重量。我发现他们的评语非常两极,完全不懂或对相机涉猎不深的人会说出:“好重喔!”。但有拿过400、500或600炮镜头的朋友,或者是运动、鸟类摄影师,镜头拿到手上的第一句都是:“怎么这么轻?”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规格:
包装:
当你买的镜头够大够贵时,厂商就不会给你纸盒包装,而是给你一咖行李箱。400mm f/2.8GM的外包装就是如此。
包装内容物其实仅有镜头、左边的钥匙,还有一个我忘了放进去的镜头背带。至于右边两个圆圆的东西是1.4x与2.0x的增距镜,当然这是各位要自己买的,并不附在盒装内。
至于这个箱子,开箱后我完全没有拿来用过,因为镜头、两颗增距镜就已经能够刚好放进一般稍大型的摄影背包内,而以这种镜头维生的摄影师们也应该会有可以装的摄影行李箱。坦白说这个箱子连机身都没办法装,如果要正式用来工作的话,其实并不是太理想的选择。但对于包装一个产品来说,是真的满不错的啦(其实各家的超望远镜头也通常都用这类的箱子包装)
这颗400mm f/2.8要叫什么?
镜头
遮光罩+A9机身
镜头本体长就有40厘米,加上遮光罩与A9后大约会再加上15厘米左右。而遮光罩才是真正能够保护镜头的东西所以通常一定会装上,拿着一管将近60厘米长的大家伙走在路上,让楼主在实拍的这一周不断地、不断地被路人投以奇妙的眼光,或者好奇来询问的也是每天都要遇到不下五次。
400炮仅有2895g,追求轻量化设计。
如果只是做出一颗跟别人一样的400mm f/2.8来,实在不像Sony的作风。索尼在这颗镜头的轻量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分别是:
首先,这颗400mm f/2.8GM在镜头的结构上全部都是使用镁合金,不仅仅是镜头而已,而是全部的零组件都是镁合金。
镜头中段的黑色部分有三个功能,由前至后分别是:
对焦锁定按钮(4颗)。可另外自订功能,例如眼控对焦。
功能环。预设为对焦位置预设,可自订为“电动对焦”,或者是全幅/APS-C片幅切换或其他。
对焦环。
镜头后端则是由8个拨键与按键组成。我们只讲几个特别的:
镜头的另外一侧。
这里有两个特别的小功能,一个是防盗锁的插孔。另外一个是上方的Click开关,这个Click与85mm f/1.4GM或者35mm f/1.4ZA的光圈环Click概念相同,在作用在不同的地方。85mm f/1.4GM与35mm f/1.4Z是用在录影时让光圈变换不会有声音与断格;400mm f/2.8GM的是用来控制脚架环转动时的Click。
我在拍摄棒球比赛时才发现这个功能的重要性,拍摄棒球比赛最重要的是“拍得到”,构图歪了都没关系,把对焦环锁定钮锁紧会让你的自由度相当受限。而如果锁定钮放松时转动镜头还会受到Click的影响,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不顺畅。Click是适合需要标准水平或垂直的摄影师用的,至于运动摄影,Click不是一个必要的功能,我认为可以开关Click真的满设想周到。
镜头上方闪闪发亮的名牌,还有专属的镜头编号。顺带一提,这颗镜头是接单才生产的,各位可不要到店面去问有没有现货喔。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因为400mm f/2.8GM比Sony过往的E接环镜头都要来得大,所以接环的地方Sony使用了七颗螺丝来强化接合性(一般E接环为4颗螺丝)。
镜头尾部的插入式滤镜,内部已经有一片全透明的镜片。
脚架环底部有上下两个1/4"脚架孔,以及一个中间的3/8"脚架孔。脚架环本身不可拆,只能使用工具拆卸。
为求镜头轻量化,遮光罩ALC-SH155是整个都是碳纤维做的,这也是轻量化的一环。
遮光罩内缘也有植绒毛减少镜片光线反射。
遮光罩前端也有非常显眼的Sony相机标准橘色。
最后,这么大的镜头通常是不会有镜头盖的(要真的有的话,想必可以用来当飞盘),通常都会是做成软套。
介绍完外观与功能,跟楼主一起从五个面向来看看这颗镜头的表现。
拍鸟一直是我会刻意避开的主题,因为我真的不懂鸟类,也不是太有兴趣跟植物园的摄影师们一起等五色鸟从巢穴飞出来。但我认为这颗镜头在台湾最有可能的买的就是拍鸟的群众。反正这群人再怎样少,也绝对比运动摄影记者来得多,所以我不拍鸟不行。
楼主拿着这颗镜头在山上,最常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先生?请问你在拍什么鸟?”然后附带一个微笑,以及好像我会告诉他关于很多鸟的栖息资讯的眼神。我也不知道我在拍什么鸟啊!!我只是听见有鸟的声音就架了脚架,但什么鸟也看不到。这就是没做功课的后果。
根据鸟界前辈的说法,夏天不是鸟类出没的季节,多数的鸟过了早上八点就通通躲起来,像我这种下午三点跑到山上的菜鸟肯定是在浪费时间。为了提高成功率,我必须要早上5:30上山去碰碰运气,或者透过“鸟讯”来去寻找鸟类的踪迹。
所谓“鸟讯”,就是在FB或Line群组上,经由众人之力回报的鸟类出没讯息。
ILCE-9 400mm ISO160 f/2.8 1/4000s
400mm f/2.8GM其实在光圈全开时有稍微明显的暗角。
ILCE-9 800mm ISO1600 f/5.6 1/2500s
ILCE-9 800mm ISO1000 f/5.6 1/4000s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坦白说,用超望远镜头拍人像创作简直是自找麻烦,但是否不可能?
这个部分为了要看镜头的画质表现,所以我都是使用4240万画素的A7RIII拍摄。
ILCE-7RM3 400mm ISO100 f/2.8 1/1250s增加对比度、饱和度、镜头暗角。
在大城市中要如何找到可以让400mm发挥的地方?坦白说,真的很少,在路上拿着这颗镜头拍照只会被车挡住而已,我能想到的就是开车去乡村。场勘时才知道,拍摄对象至少要距离相机约30米以上,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画面。
上图的实际距离是这样: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轻量是最重要的特色
由于楼主曾经入手过Canon 200-400mm f/4L 1.4x,也拿过一些超望远镜头,大概知道这些器材应该会是怎么样的重量。所以在我第一次拿到A9与400mm f/2.8GM的组合时很惊艳。而且镜片组重量集中在镜头中央也让手持拍摄方便许多。虽然拿着在路上走久了还是会觉得手麻,但我相信与另外两厂动辄5.2公斤的机身+镜头组合重量相比,Sony的400mm f/2.8GM的确更人性化了点。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赢在搭配A9
虽然没有做公正两相比较,但楼主并不认为这颗镜头在技术上就能完败Canon或Nikon的400mm f/2.8。Canon与Nikon的旗舰机搭配炮级镜头也都有又快又准的对焦能力。你要说摄影师换了Sony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对焦速度或锐利度有明显的提升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换个方向来说,我觉得Sony赢的不是在400mm f/2.8GM这颗镜头本身,而是在A9搭配这颗镜头的“组合”。例如一样是400mm f/2.8,Sony的机身能够将连拍速度提升至每秒20张,而C、N两家目前仍须受限于反光镜的机械结构,AF-C最高连拍速度最高为14fps,自然A9拿到好照片的成功率会高一些。
再来是A9布满整个画面93%的693个对焦点是我认为近期来最重要的相机变革,1DXII对焦点以外的地方,A9全部都可以将其囊括在内,换句话说,摄影师有更高的拍摄成功率,不会因为没跟好焦、意外碰撞、或物体意料之外的移动让照片没办法成功拍摄。A9给了摄影师更多机会,或者是降低门槛,让人人可以追焦拍摄。
综合楼主的所有使用经验,400mm f/2.8GM是否值得入手?
首先你必须有口袋里拿得出 10万+RMB这样的实力才行,这颗镜头的定价与C、N两家的定价在伯仲之间,而优势在于轻量化与更加人性化的握持设计。
我认为如果你的器材组合已经能够让你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这颗400mm f/2.8GM并不能让你有突飞猛进的成长,但如果你长年都受到器材重量所困扰,A9搭配这颗镜头的确可以让你在拍摄时减轻不少负担。
同时A9的追焦效能与零黑画面的20fps连拍能力,也能够让你感受到科技变化的快速。只要经济能力允许,每一个对此焦段有需求的朋友,都应该试试看这颗镜头的表现,并且使用A9与搭配增距镜,来让拍摄题材更加丰富。
至于媒体新闻记者该不该换?
我想这是采购的问题,比一般民众购买的决定会更加复杂许多,毕竟媒体一换器材是一整家公司都换,要从C与N的世代换到Sony,媒体也还是必须尊重旗下摄影记者的意愿才行,这也是Sony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即将到来的亚运,到2020年的东京奥运,Sony能否靠着这颗400mm f/2.8GM与接下来即将推出的超望远镜头,顺利的让我们在比赛场地的记者席中看到不同的镜头群呢?
该镜头的入手时间有两个多星期,使用时间约莫1周左右,楼主总共使用A9搭配400mm f/2.8GM拍摄超过27000张照片,如果以A9秒1秒连拍20张来计算的话,我等于是把A9的快门连续按著22.5分钟。在拍摄张数与丰富度应该都是楼主历年之最。
这次和大家分享,本来是准备了多达300张以上的图片,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值值值也不是专业的相机测评网站,所以就在本站搞个首晒得了,专业的测评,还是改天去蜂鸟网吧。
感谢各位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