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是 SONY 索尼 A7R III微单相机,本文将给大家展示该机的机身外观和细节部分,展示该相机在对焦、追焦连拍方面的表现,分享该机在同场景下解像力的比较、100% 放大检视 A7 III 的影像细节、各级感光度比较、逆光情况下带来的“横条纹”案例等实战体验,展示该机的拍摄样张,总结我的使用感受。
剁手地址:
2017年我们已经见识到Sony A9及Sony A7R III在运动摄影以及高解像力领域上的实力,也因为Sony A9这款旗舰机身的出现,让索粉们不禁要问Sony A7 III在哪儿?而Sony总算在二月底打破沉默正式对外发表A7 III,主打2420万画素的背照式感光元件、5轴机身防手震、693(相位式)+425(对比式)对焦系统、最高10fps连拍(机械/电子)、20万次的快门寿命、4K录影以及实用的触控屏幕。
Sony在历经四年多的努力,终于让大家见识到什么叫平民机皇。
ILCE-7M3 100mm ISO100 f/4.5 1/640s
ILCE-7M3 303mm ISO320 f/6.3 1/2000s
ILCE-7M3 100mm ISO1600 f/6.3 1/2000s
ILCE-7M3 135mm ISO100 f/5.6 1/160s
ILCE-7M3 105mm ISO100 f/6.3 1/500s
ILCE-7M3 400mm ISO1600 f/6.3 1/500s
ILCE-7M3 28mm ISO100 f/5.0 1/320s
ILCE-7M3 256mm ISO100 f/10.0 1/640s
ILCE-7M3 105mm ISO100 f/6.3 1/200s
相机晒单评测文章阅读
ILCE-7M3 125mm ISO400 f/7.1 1/3200s
ILCE-7M3 93mm ISO100 f/8.0 1/125s
ILCE-7M3 168mm ISO800 f/5.6 1/640s
ILCE-7M3 400mm ISO1250 f/7.1 1/640s
ILCE-7M3 105mm ISO100 f/4.0 1/640s
ILCE-7M3 18mm ISO100 f/7.1 1/250s
ILCE-7M3 400mm ISO1250 f/5.6 1/640s
ILCE-7M3 55mm ISO2500 f/1.8 1/60s
ILCE-7M3 400mm ISO1600 f/8.0 1/80s
ILCE-7M3 400mm ISO800 f/5.6 1/800s
ILCE-7M3 268mm ISO2000 f/7.1 1/320s
ILCE-7M3 16mm ISO100 f/7.1 1/125s
ILCE-7M3 203mm ISO1600 f/5.6 1/2000s
ILCE-7M3 100mm ISO160 f/5.6 1/125s
ILCE-7M3 105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3 105mm ISO100 f/5.0 1/400s
ILCE-7M3 276mm ISO8000 f/5.6 1/640s
ILCE-7M3 400mm ISO400 f/8.0 1/500s
ILCE-7M3 16mm ISO100 f/4.0 1/100s
ILCE-7M3 271mm ISO800 f/5.6 1/320s
ILCE-7M3 400mm ISO800 f/5.6 1/500s
ILCE-7M3 400mm ISO2500 f/5.6 1/400s
ILCE-7M3 400mm ISO3200 f/5.6 1/400s
ILCE-7M3 400mm ISO320 f/8.0 1/500s
ILCE-7M3 24mm ISO100 f/8.0 1/50s
ILCE-7M3 105mm ISO125 f/5.6 1/125s
相机晒单评测文章阅读
搭载 2420万全片幅 Exmor R CMOS 背照式感光元件
标准感光度范围 ISO 100~51200(可扩展至 ISO 50~204800)
693个相位式对焦点(画面覆盖率 93%)、425个对比式对焦点
支持眼控追踪对焦
AF工作能力 EV -3 ~ EV 20
机械及电子快门模式下,连拍速度最高均支持到每秒 10 张(AF+AE)
JPEG(超精细)连拍最高 163 张 / RAW 连拍最高 163 张
快门范围 1/8000 ~ 30s,支持 B 快门
闪灯同步速度 1/250s
支持全静音拍摄
236 万点 XGA OLED 电子观景窗
3 吋 92.1 万点液晶屏幕,支持电容触控可上下翻转
机械快门及电子快门均支持 10fps 连拍,在静音模式下亦支持
内置 5 轴 最高 5 级的机身防手震
内置立体声麦克风
可录制全画素截取的 4K/3840 x 2160 30fps 100Mbps 高画质影片,支持 S-Log3 与 HDR 拍摄
内置 Wi-Fi、NFC 及 蓝牙功能
搭载 NP-FZ100 锂电池,充饱电最多可拍摄 710 张静态照片
内置 SDXC 双插卡,单槽支持 UHS-II 传输规格
体积 126.9 × 95.6 × 73.7(mm)
重量 650 克
相机晒单评测文章阅读
从2006年的Sony A100到现今的Sony A7 III,这12年的路Sony走得漫长也艰辛,曾经大鸣大放也曾饱受批评,从“DSLR▶DSLT▶MILC”的进化Sony算是经历过一段不算短的阵痛期,但越挫越勇的Sony不但会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更愿意听取消费者及摄影师所给予的意见,因此累积的死忠索粉也越来越庞大。
Sony A7 III的出现我想也同时宣告Sony一统全幅市场的时代即将来临,去年Sony A9带来的惊人规格可说是重新定义运动摄影的眼界,Sony A7R III则是商摄及棚拍的高画素首选,而A7 III可说是集结了这两款高阶机的主要优势,但却以超友善的定价来吸引业余玩家转系统或是让既有APS-C E-mount的用户入坑!
体积差异小:
仅A9拥有连拍转盘:
三机皆附有对焦摇杆:
A7 III以A7R III的机身为基础架构,其实与A9也近90%相同,毕竟它们的垂直把手都同样是VG-C3EM,除非你是职业需求否则一般人应该不需要用到A9的20fps连拍,而A7R III的画质及10fps机械快门其实已经满足多数人对“摄影”的需求,不过高画素加上没有“M”Raw及“S”Raw的选项,在后制时对硬件效能的负担相当重,其实这也间接告诉你A7R III的产品定位就是给有“高画素”需求的用户,取消低通滤镜对解像力还是有绝对的帮助;如果你是业余用户我想24MP的A7 III肯定能满足你九成九的使用需求,对楼主自己来说要拿它来跑活动、记者会、棚拍、家庭记录...这些题材对A7 III真的是易如反掌
A7 III以强壮的金属骨架与镁合金外壳打造,机身强度及质感与上一代(A7 II)是完全不同的档次,基本上如果你有摸过A7R III的话,那手感几乎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另外防尘、防滴的能力也同样具备。影像核心的部分就是那片2,420万画素的Exmor R CMOS背照式感光元件,这可以说是楼主在A7R II推出时就曾出现的疑问?为什么不开发20MP左右的Exmor R CMOS机种?但历经市场的变动与用户需求的考量,两年后终于实现在A7 III身上。A7 III内置5轴5级机身防手震与Sony A9相同,前代A7 II则是5轴4.5级防手震,目前仅A7R III唯一拥有最高的5轴5.5级机身防手震。
目前市面上采用背照式感光元件的全片幅相机,除了Sony就只有Nikon的D850,不过D850走的是高端用户与高画素需求的使用者,所以目前来说A7 III并没有同级对手可以与它一较高下,毕竟背照式感光元件在高感光度的表现明显优于一般CMOS;A7 III与A9虽然都是背照式感光元件,但A9相较于传统的感光元件它在画素层与影像处理引擎的中间加入了“整合式内存+高速讯号处理电路”,因此才能达到20fps的连拍与更强悍追焦速度,最后当然A7 III也是采用BIONZ X影像处理引擎,且每个机身所采用的调校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机顶一览:
取消模式转盘锁:
机顶的架构与前代或是A7R III相似,不过在转盘模式的内容有部分差异,例如自订模式A7 III只有两组,但A7R III与A9都有三组,另外A7 III未提供曝光模式转盘的锁定钮,这对业余用户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使用环境单纯比较没有误触的可能,但我还是习惯有锁定钮...因为跑活动时误触的机率还不小;C1/C2功能自订键我自己是设为“对焦区域/风格设定”,有关自订键这部分Sony一直以来都给的很大方,如果你是索粉的话应该能明白!另外20万次的快门寿命以它的售价及定位来说也真的是佛心,相较于其它品牌来说,这应该是高阶等级的机种才有的规格。
机背一览:
236万点OLED EVF:
内置五轴五级防手震:
其实从机背的规格就可以了解到Sony A7 III的价格为什么可以压低!一是电子观景窗采用236万点的XGA OLED Tru-Finder,而非A9与A7R III所拥有的368万点Quad-VGA OLED电子观景窗;其二是机背屏幕虽然也支持电容触控,不过却搭载三吋92.1万点的液晶屏幕,连主流的104万点都不到...自己是觉得A7 III的机背屏幕有点色偏,有微微的偏红、偏暖的情况;触控屏幕的反应则是与A9、A7R III的水准相同,反应不够灵敏之外也仅支持触控对焦。
当初Sony A9是Sony全幅MILC之中第一款搭载“对焦摇杆”的机种,原以为这设计无望出现在A7系列身上,没想到继A7R III之后A7 III也内置了对焦摇杆,这对使用者来说真的超实用,不论在对焦点或是选单的操作上都比过去更有效率。
可倾斜调整屏幕:
上调最大约107度,下调最大约41度:
背盖采用塑胶材质:
前面有提到A7 III采用镁铝合金外壳,但是除了屏幕后面的背盖,因为A7 III在这里的背盖材质是塑胶,不像A7R III是全机身采用镁铝合金,我想这也是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吧!毕竟在不影响手感的情况下能节省成本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机身右侧:
双插卡设计:
SF-M64高速卡:
A7 III身为A7三世代的最平价机种,Sony都愿意给双插卡这种高阶机才有的规格,其它厂牌还有不给的理由吗?其实光是这点也能看出Sony想拉拢消费者的决心,很多好料都给了就等你上钩!双插卡均为SDXC的格式并向下相容,不过仅有卡槽一支持UHS-II的传输速度,其实规格都跟A9、A7R III相同。对高速连拍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其实不必买到SF-G64等级的储存卡,基本上SF-M64的读取及写入速度就足以应付A7 III的10fps连拍。
机身左侧:
Micro HDMI输出端口/耳机监听孔:
Type-C传输孔/MULTI连接孔:
麦克风插孔:
A7 III机身左侧的传输端口配置与A7R III相同,包括实用的麦克风、耳机监听孔、HDMI输出端口及MULTI插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7 III同样也提供Type-C传输孔,如果没有USB 3.0读卡机的话,只要一条Type-C传输线就可以快速搞定大量档案的搬移,不过关于机身充电这件事,只能透过MULTI插槽来完成,插在Type-C传输孔虽然也会亮灯,但却不会过电...
机底一览:
NP-FZ100锂电池:
去年随着A9的推出同时也更新了电池系统,目前NP-FZ100已经成为Sony FE-Mount机种的新主力,A7 III使用LCD取景最多可拍摄710张照片,是目前E-Mount机种中续航力最高的机种,若是用EVF取景的话也有610张的水准。
本次搭配的镜头群:
SEL55F18Z:
SEL24105G:
SEL1635GM:
SEL100400GM:
这次一共入了四颗镜头!首先SEL55F18Z是从A7R一代用到现在我最爱的人像镜,外型轻巧画质又足以应付4240万的高画素,价格也算平易近人,实在想不到不入手的理由;再来SEL1635GM单纯是借来表现风景题材,GM镜又是画质的首选当然挑它啰;SEL24105G在上次朋友家试玩后,楼主发现自己也爱上它了,远近皆宜且画质也够水准,是一机一镜的最佳组合;最后SEL100400GM就是用来表现A7 III追焦能力的镜头,焦段够长才看得出景深的差异,这次也多亏它让我拍到不少好照片。
■Metabones:
连线孔:
底部设有脚架孔:
厚度参考:
搭配EF2470f/4L:
■Sigma MC-11:
连接孔:
厚度参考:
搭配EF2470f/4L:
A7 III这个定价除了让自家的APS-C用户会有升级欲望之外,我想最有可能吸引到的潜在消费者就属Canon的既有用户了,毕竟A7 III的C/P实在太高,但EF镜头群又太多的话,其实靠转接环就能让EF镜头的寿命再延续好一阵子,也可以避免换系统让荷包瞬间大失血。目前最靠谱的两个转接环就属Metabones与Sigma MC-11,不过前者的单价高出后者一倍左右,因此MC-11其实是比较实惠的选择。
相机晒单评测文章阅读
A7 III所拥有的相位式对焦点与对比式对焦点在画面的涵盖率高达93%,暗部对焦能力来到-3EV,在A7 III的对焦系统方面,可说是A9技术的下放,虽然账面数据几近相同,不过A9在追焦时的运算速度还是明显高于A7 III,这也是为什么A9的连拍能力可达20fps,这就是更新率高低的差异。A7 III拥有10fps的连拍实力,在连续追焦拍摄的情况下,最多可以连拍177张JPG照片与89张的已压缩RAW档或40的未压缩RAW档。
▶追焦连拍测试A组:
因为拿到相机的时间刚好都没机会搭到车线同事的试车时间,最后只好倚赖公司车出动,我们选了一段人烟稀少的路段进行直线加速,时速均维持在50km/h,我搭配的镜头是SEL100400GM且使用400mm来拍摄,对焦区域选择“弹性定点:S”,曝光参数维持在“1/2000s、f/5.6、ISO AUTO”,我将对焦点瞄准车牌并进行10fps的高速连拍,不过在使用Hi+连拍时画面会有点跟不上目标的移动,如果降到Hi连拍(8fps)会有明显改善,这就是电子观景窗及屏幕更新率不够高所导致,相较A9与A7R III就不会有类似的问题。时速50 km/h的移动速度,我取样目标最接近镜头的30张照片同时放大检视它的准焦率,从以下的测试结果来看,其准焦率我个人觉得少说有9成5,各位觉得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追焦连拍测试B组:
刚拿到A7 III的那几天还在跟它培养感情时,很幸运的在出游时遇到一位正在玩特技的车友,在他热心的协助之下楼主顺利的拍下许多难得的画面,因为他在加速、进湾减速、甩尾的过程,我全都是使用“眼控AF”来拍摄,拍摄参数“166mm、1/2000s、f/6.3、Auto ISO”,但因为一开始在逆光环境后来移动到顺光环境,所以画面明暗的改变幅度较大。以下楼主均截取这位车友的脸部来确认是否有准焦,眼控AF开始后会以人眼优先对焦,如果侦测不到眼部就会侦测整张脸,如果脸部侦测不到最后才是侦测移动的大目标,这时的对焦区域我设为“宽”;撇除高感光度带来的噪声,其结果可以说是张张准焦,如果是在光线足够的环境下拍摄,我想效果会更好!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追焦连拍测试C组:
这组测试因为目标太近楼主就不裁了...怕裁不到重点,各位直接点缩图看24MP的原图比较实际,楼主这天在岸边蹲了2小时,前后拍了十几组的飞羽追焦,但不是错过起飞时机、过曝、就是被其它因素干扰...这组大白鹭的追焦真的是万中选一,因为白色羽毛真的很容易过曝,不能过曝又要兼顾环境的正确曝光,在无法后制的情况下实在让人头痛,但皇天不负苦心人,这组10fps的追焦照放大检视的话,甚至还可以看到羽毛的细节唷!拍摄参数“126mm、1/2000s、f/7.1、Auto ISO”,基本上拍飞行版的鸟儿,快门没高于1/2000s多少都会有残影,当然环境光也要够充足才能拍到满意的照片。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追焦连拍测试D组:
这组追焦在拍摄当下并没有留意到小白鹭嘴上居然叼著一只鱼,是挑照片时才发现这个惊喜,拍摄参数“400mm、1/2000s、f/6.3、Auto ISO”对焦区域设为“宽”,而对焦点覆盖画面高达93%的优势在哪?看下面这20张追焦照你就能明白,因为就算小白鹭位在画面的角落,A7 III照样可以顺利完成追焦,只要预留的构图范围够大,再搭载适度的裁切其实每张照片都可以被设为独立的作品,相较于同价位的DSLR来说,A7 III不仅连拍速度上有优势,可拍摄的题材更广、成功率与应用性也更高。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追焦连拍测试E组:
我想许多新手爸妈要用手机来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肯定感到不满足,除了快门反应不如相机之外,在追焦的性能上肯定也不是相机的对手,楼主拍摄时同样开启了“AF-C”+“眼控AF”+“对焦区域:宽”+“10fps连拍”,我请Zoe从溜滑梯上滑下来,当下拍摄参数为“105mm、1/1600s、f/4、Auto ISO”,但因天的缘故所以感光大多落在ISO 6400~8000之间,不过从以下100%裁切的结果来看,几乎都是张张准焦,准备入手的A7 III的爸爸们,可以放心跟老婆请款了(ps.理由正当)。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相机晒单评测文章阅读
因为手上正好有三台机身,所以选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解像力的测试,搭配的镜头均为 SEL24105G,拍摄参数“光圈先决、24mm、f/6.3、ISO 100”,其实我原以为差异会很大,但说真的这组范例我真的看不太出 A7R III 的高画素与无低通滤镜的优势,也有可能是我选择的题材无法凸显 A7R III 的优势也说不定,接下有机会我会再找不同的题材来试试。
【A组】
▲A7R III
▲A9
▲A7 III
【B组】:
▲A7R III
▲A9
▲A7 III
相机晒单评测文章阅读
搭载背照式感光元件的 A7 III 虽然没有取消低通滤镜,但 2420 万的画素可是不容忽视,100% 裁切合焦的区域来看 A 组的部分,鸭子头上的羽毛细节相当丰富且锐利;再来我们看到忠烈祠内的主建筑结构,楼主裁切画面中央的位置,可以看到梁上的彩绘及纹理都可以被清楚辨识,可别以为 A7 III 压低售价就牺牲了解像力,至少对楼主来说这表现可是能轻松应付我的编辑日常,包括商品拍摄、活动记录以及记者会采访。
▲A-1
▲A-2
▲B-1
▲B-2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A7 III 与 A9 的感光度在扩展后均可到 ISO 50 ~ 204800,而 A7R III 则是 ISO 50 ~ 102400,而这三机在 ISO 1600 以前的表现几乎是看不出画质的差异,毕竟都是搭载背照式感光元件,ISO 800 ~ 1600 对它们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至于从 ISO 3200 ~ 204800 的表现中,ISO 6400 算是一个分水岭,从这里开始便能感觉到 A7R III 因高画素带来的影响,暗部噪声明显高于其它两机,至于 A7 III 与 A9 在 ISO 6400 以后的表现则是难分轩轾,我个人能接受的堪用值落在 ISO 12800 左右。
▲【A7 III】50
▲100
▲200
▲400
▲800
▲1600
▲【A9】50
▲100
▲200
▲400
▲800
▲1600
▲【A7R III】50
▲100
▲200
▲400
▲800
▲1600
▲【A7 III】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102400
▲204800
▲【A9】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102400
▲204800
▲【A7R III】3200
▲6400
▲12800
▲51200
▲102400
▲204800
楼主想试试直接把测试场景换在一般户外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但其实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高感光度所带来的画质衰退会更严重,不过这三机在户外夜间的表现我觉得跟室内微光环境相比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多一个对照组让各位参考。
【A7 III】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102400
204800
_
_
【A9】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102400
204800
_
_
【A7R III】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51200
102400
_
_
_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在外媒的第一波评测报告中,就有眼尖的网友发现A7 III在逆光拍摄时会遇到诡异的“横条纹”,楼主亲身测试过发现这的确是真的,也并非个案!因为楼主也将大家关心的问题交给原厂高层,而原厂表示这是因为感光元件在某些光线角度下,收光不完全所导致的情况,并不是逆光就一定会出现;但不能说这是产品瑕疵或设计不良,因为这是某些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未来亦无法透过固件进行修正,而且后续生产的A7 III也不会因此有所不同。言下之意就是原厂并没有将这个“情况”视为瑕疵或设计不良,所以当然不可能会有召回或重新调校的可能。
以下有楼主试拍的范例,过去这种拍摄情况大多只有出现在镜头测试时的“抗耀光”及“色散抑制”这两个项目上,小面两组均是采逆光拍摄,让点光源只露一半出来,但只有A组出现明显的横条纹,且仅有分布在暗部区域,而B组同样是逆光却观察不到横条纹的情形,同时也验证了原厂高层所说的。这边我再补充一下,逆光拍摄的同时必须要有遮蔽物作为前景,这种情况下出现横条纹的概率才会比较大,如果是直接对点光源拍摄而前方无遮蔽物的话,这样是不会有横条纹出现的。
【A组】逆光
【A组】有横线
【B组】逆光
【B组】无横线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最后终于要开始写结语了,楼主才刚欣赏完今天的日出...有点飘飘然的感觉!废话就不多说了,这次打算将Sony A7 III评测拆成上下两篇,因为MD没时间拍...只好挪到下篇来处理,各位如果有其它的测试建议也欢迎提出,在我能力范围内会尽量去完成,因为下篇除了拍人像之外,我暂时想不到更多的内容(时间不够用才是真的),影片部分应该会去补测个S-Log2跟S-Log3的应用面吧!
这次我觉得最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就是A7 III的动态范围,三台相机我重拍了好几次...但丢进电脑的时候才发现Lightroom CC、Capture One都还不支持它的Raw档,自家的Imaging Edge虽然可以解A7 III的RAW,不过亮度只能增减2EV(我拍±5EV),楼主无语问苍天啊....只好等看看这周Adobe有没有机会推出新的Camera RAW了,期待奇迹的到来。
入手将近9个月了,使用下来确实令我感到满意!因为我不太需要A7R III的4240万的超高画素,但10fps的机械连拍可以让我放心搭配棚灯使用,静音快门又能在不打扰人的情况完成10fps连拍;2420万画素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可说是最符合“大众”需求的组合,后制时不会拖慢电脑的处理速度,再来又能兼顾高感光度的实用性,另外对镜头的要求也不会那么高!
Sony A7 III这次不仅定价漂亮规格又诚意满满,真的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想就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的“横条纹”特例吧!楼主并不会因为这个特殊现象就否定A7 III的价值,毕竟A7 III的性价比的确有一统江湖的实力,要换系统的老手们~是时候冲一波啦!本篇测试照似乎都集中在花草、鸟类及猫咪身上。
值得赞赏的部分:
◎内置五轴五级机身防手震
◎不论是机械或静音拍摄,都支持到10fps(AF/AE)
◎拥有693相位式对焦点与425对比式对焦点,对焦区域涵盖画面93%
◎对焦摇杆与触控屏幕下放
◎眼控AF的追踪能力与A7R III同水准
◎内置4K录影功能(3840 x 2160 30/24fps)
◎内置高速摄影功能(1920 x 1080 120fps/可进行4倍慢播放)
◎内置S-Log2及S-Log3曲线
◎采用UHS-II+UHS-I双插卡设计
◎采用Type-C传输孔
◎搭配NP-FZ100单颗电池最多可拍710张照片
可以改进的部分:
◎连拍速度虽然高达10fps,不过要降到8fps时取景画面才不会有延迟的问题。
◎触控屏幕的反应依旧是差强人意,且在某些环境下会有轻微的色偏。
◎逆光情况下拍摄,有概率会出现“横条纹”现象。
相机攻略好文阅读
ILCE-7M3 164mm ISO640 f/5.6 1/640s
ILCE-7M3 16mm ISO100 f/7.1 1/250s
ILCE-7M3 400mm ISO500 f/7.1 1/320s
ILCE-7M3 324mm ISO100 f/5.6 1/400s
ILCE-7M3 105mm ISO200 f/8.0 1/125s
ILCE-7M3 400mm ISO1600 f/5.6 1/800s
ILCE-7M3 400mm ISO320 f/6.3 1/640s
ILCE-7M3 24mm ISO100 f/6.3 1/200s
ILCE-7M3 158mm ISO100 f/5.6 1/160s
ILCE-7M3 400mm ISO6400 f/5.6 1/1250s
ILCE-7M3 55mm ISO1250 f/1.8 1/60s
ILCE-7M3 105mm ISO100 f/8.0 1/200s
ILCE-7M3 400mm ISO320 f/5.6 1/640s
ILCE-7M3 324mm ISO1600 f/6.3 1/2000s
ILCE-7M3 400mm ISO500 f/7.1 1/500s
ILCE-7M3 400mm ISO160 f/5.6 1/1600s
ILCE-7M3 400mm ISO500 f/5.6 1/500s
ILCE-7M3 400mm ISO400 f/7.1 1/3200s
ILCE-7M3 105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3 19mm ISO100 f/7.1 1/160s
ILCE-7M3 16mm ISO100 f/7.1 1/50s
ILCE-7M3 135mm ISO160 f/8.0 1/160s
ILCE-7M3 40mm ISO100 f/5.6 1/320s
ILCE-7M3 400mm ISO1000 f/5.6 1/640s
ILCE-7M3 367mm ISO12800 f/5.6 1/1000s
ILCE-7M3 105mm ISO4000 f/6.3 1/800s
ILCE-7M3 400mm ISO1000 f/8.0 1/500s
ILCE-7M3 100mm ISO250 f/4.5 1/125s
ILCE-7M3 300mm ISO500 f/5.6 1/2000s
ILCE-7M3 105mm ISO160 f/5.6 1/125s
ILCE-7M3 400mm ISO500 f/8.0 1/500s
ILCE-7M3 16mm ISO100 f/4.0 1/1000s
ILCE-7M3 400mm ISO1250 f/6.3 1/2000s
ILCE-7M3 86mm ISO100 f/8.0 1/125s
ILCE-7M3 400mm ISO800 f/6.3 1/500s
ILCE-7M3 24mm ISO100 f/8.0 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