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来「阳光」对南方人来说只能说是种奢求,每天不是阴天、下雨就是太阳雨...上周假日偶然让我见到了太阳,赶紧拿出包包内的EOS R+RF 50mm f/1.8 STM补测一直未能完成的「抗耀光」项目,不过当时EF 50mm f/1.8 STM不在身边,因此错过比较的机会。RF 50mm f/1.8 STM随镜并不会附遮光罩,官方亦没有提及它的镀膜相关信息,因此从下图可以看到它在f/2即有轻微的鬼影出现,随着光圈越缩越小,耀光现象也就更加明显,在f/22达到高峰。
1.8
2
2.8
4
5.6
8
11
16
22
镜头相关阅读
镜头的开放光圈越大,口径蚀的情况也越明显,从下列组图可看到f/1.8时有轻微的口径蚀,也就是在影像四周类似猫眼或是橄榄球的形状,不过这现象可随着缩光圈而改善,楼主采1/3 EV级来调整光圈,大概缩到f/2.2以后口径蚀情况几乎可完全被改善,双镜皆是如此。
RF
1.8
2
2.2
2.5
2.8
3.2
EF
1.8
2
2.2
2.5
2.8
3.2
双镜的光圈叶片为7枚,其实在光圈f/2.8就有明显的星芒造型(可观察远方的山上路灯),f/8以后就是标准的海胆造型星芒,光圈叶片反装在这里似乎没任何影响?!让我意外的是这两颗平价镜在星芒的表现超乎我的预期,但喜欢与否就见仁见智了。
RF
1.8
2
2.8
4
5.6
8
11
16
22
EF
1.8
2
2.8
4
5.6
8
11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