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我们将针对这18款枕头进行测试,它们分别是:Coolzon|BlueBlood 4D TRINITY 侧睡枕、ELIET|Mediflow 水枕芯三层侧睡枕、Moonmoon|YOKONE Classic、Moonmoon|YOKONE3、cocochi factory|YOKONEGU、agomakura|5way premium pillow、Neck Plus Pillow|4D 颈椎支撑立体安眠枕、SU-ZI|SU-ZI AS快眠枕2、RAKUNA|整体枕(姿势训练枕)、NITORI宜得利|侧睡低反发舒适枕、NITORI宜得利|凝胶垫低反发泡绵侧睡枕、FRANCEBED|Sleep Vantage J型侧睡枕、Plus Concept|WingPillow、MEIDAI|胜野式侧睡枕、筱原化学|fossflakes L型侧睡枕、西川|医师推荐健康枕舒适侧睡枕低、西川|睡眠博士系列侧睡枕、赤堀|复健科医生推荐侧睡枕。我们将分别测试每款枕头的舒眠程度、舒适度和耐久性。
在上文我们已经和值友们分享过侧睡枕选购指南,接下来我们将分享针对 18款侧睡枕头的测试结果。我们将制定统一的标准来量化枕头的性能,并以此选出10款综合性能最佳的产品(详情可参考:10款高人气侧睡枕)。下面是这次参加测试的商品列表:
这次实验我们特地邀请到睡眠品质改善专家对每种侧睡枕头的性能进行测试,并根据以下三个条件给商品打分:
舒眠程度指的是:
- 和肉体的契合度:仰卧、侧睡时,能否保持正确的睡眠体位
- 使用感:枕头是否贴合,枕头本身的透气性如何
- 翻身难易程度:躺在枕头上,试着翻身4~5次,以评估翻身是否平稳
每项评分在0.5~5.0之间,以3个项目的平均得分作为舒眠程度的最终分数。
【测试结果】最好的是可局部调节高度的枕头,填充物容易流动的产品不利于调节高度
因为侧睡枕的最佳高度取决于个人的肩宽、肩高,所以不同评判者之间会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次评比取得高分的商品,多是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可调节枕头高度的产品,可兼作仰睡和侧睡的款式。
另外,评比中还发现,若枕芯内无隔断设计,且采用具有流动性的材料填充。在承受头重后,填充物就容易向两侧流动,这样一来,就算是刻意增加填充物的数量,也达不到抬升枕头高度的理想效果。
枕头相关好文阅读
在舒适度的测试环节,我们邀请6位不同体格的男女评比员进行试睡体验(男女各3位),并按照下面的这三个条件进行评价:
每项评分在0.5~5.0之间,以3个项目的平均值作为个人打分的平均分,然后所有人的平均分再平均,算出最终评分。
【测试结果】翻身难易影响整体评价,质地有缓冲力,两册高低差的侧睡枕的舒适度最佳
为了兼顾侧卧和侧卧的舒适度,所以许多侧睡枕采用了两侧凸起的设计,以达到侧卧睡眠的舒适。但是,有些枕头的材料太硬,不能配合人体的转向而适当变形,在翻身时造成了明显的高低差,使翻身动作不能顺利进行。
相对而言,有些质地比较柔软,会随着身体运动变形的枕头反而更没有高低落差感,翻身动作流畅自然。不过要注意的是,过软的枕头也会影响翻身的平滑,请您选择有弹性的材料。
枕头相关好文阅读
一个枕头光舒服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耐久性,这样才不会平卧几次就扁塌或失去支撑力。所以本实验将要求评委用双脚连续踩踏枕头15分钟,模拟头部施加在枕头上的重量(6kg左右),观察枕头在承受压力后的弹性,根据恢复程度,按恢复程度进行评分(分数在0.5~5.0之间)。其中恢复率为95%以上者为好评,恢复率低于80%的是差评。
【测试结果】柔软或低密度的材料往往耐久性较差
本次测试中,那些使用低反发材料,或材料密度较低的枕头,甚至有无法回复原始形状和高度的情况。这类材质的枕头,尽管很柔软,但它的耐用性似乎并不理想。说到这里,单凭标识还很难判断材料的密度,所以下篇的排行榜我们会特别标注枕头的软硬度,方便大家自己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