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 70-200mm f/4L IS USM搭配的是许多高阶L镜才有的「ASC空气球体镀膜」,EF 70-200mm f/4L IS II USM则是一般镀膜;因此RF 70-200mm f/4L IS USM从f/11时才出现轻微的光斑,EF 70-200mm f/4L IS II USM则是从f/4开始就有比较明显的光斑及鬼影出现,且开放光圈时差异就很明显,这也是影响两者画质的关键,特别是在条件严苛的环境时。
RF 70-200mm f/4L 抗耀光表现:
4
5.6
8
11
16
22
32
EF 70-200mm f/4L II抗耀光表现:
4
5.6
8
11
16
22
32
镜头相关阅读
双镜光圈皆由9枚光圈叶片组成,从下面的范例可以看到从f/5.6开始即可看到逐渐显性发展的星芒,f/8开始的星芒样式变得更明显,也是9枚光圈叶片结构的缘故,因此能得到18道的放射状星芒,其星芒样式较接近海胆的造型,这对喜欢拍夜景的用户来说或许有些吸引力。
RF 70-200mm f/4L 星芒:
4
5.6
8
11
16
22
EF 70-200mm f/4L II 星芒:
4
5.6
8
11
16
22
作为RF-Mount版本的小小白IS,RF 70-200mm f/4L IS USM拥有面面俱到的实力,从解析力、对焦速度、色散抑制、及抗耀光的表现都能看出它的进步,过去DSLR时代在画质方面若想要有明显的提升,通常都得加大口径来达成目的,因此镜头的块头也会跟着变大,但RF 70-200mm f/4L IS USM却是反其道而行,在轻量化的目标下依旧保有优异的光学表现,这点我想是最难能可贵的!收合后最短119mm的镜身长度更是方便摄友携带,尤其是拖摄影箱上工时,RF 70-200mm f/4L IS USM可以直放而无须躺着,更能有效利用收纳空间。
飞快的对焦速度及加成后的7.5级防手抖则是RF 70-200mm f/4L IS USM的另一个亮点,在楼主实际测试后发现降至6级(快门补偿)的手持成功率较高,等于200mm时可用0.3秒手持作业拍摄3~4公尺的近距离目标。对焦方面用起来与老大哥RF 70-200mm f/2.8L IS USM可说是一样的灵敏准确,随传随到的信赖感在执行「脸部/眼部」对焦时也同样给力,AI SERVO开下去后就只要专注在构图及麻豆的表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