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ZUNO 美津浓 WAVE RIDER 跑步鞋于 1997年首次推出,该系列的跑鞋被很多人推崇为跑步新手永远不会选错的五双鞋之一,性价比足够高,外观不张扬,不哗众取宠,其口碑在跑友中口口相传。下面楼主就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入手的 MIZUNO 美津浓 WAVE RIDER 20 跑步鞋,我将给大家展示这双跑鞋的包装、外观和做工细节,分享我的上脚感受和实际体验。
购买理由:
我是Mizuno美津浓Rider系列的铁杆粉丝,从2014年至今,一共7双Rider,包括2双R17代、2双R18、2双R19、还有新入的R20……
现在我手头还有一双R17和R19正在服役,本想着今年就不入新鞋吧,结果那一颗M家至尊镶钻白金粉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还是剁手吧。
2016年起,美津浓换了全新的鞋盒,从原来的牛皮纸本色加以蓝色点缀变为通体深蓝。档次感有提高。
跑步鞋选购攻略好文
产地:越南。随着国内的劳动成本上涨,各大鞋厂普遍变迁到越南去了...
就溢胶等质量问题而言,确实比福建产的要差了点意思...
此次入手的是全新行货,鞋盒内包括使用说明书与三包凭证。
全新R20上台鞠躬!
左视图:
全新的中底设计,采用的依旧是全掌U4ic材料,后跟则采用了全新的Cloudwave云波减震片搭配全新的U4ic X材料,提供了更强的缓震型与回弹性。
左后视图:
在标示Rider身份的铭牌设计上,R20采用了菱形的铭牌,与后跟的三角形的美津浓logo形成一个整体。
后视图:
美津浓的logo是反光的。后跟采用了更厚更柔软的衬垫。
右视图:
在鞋子内侧,还特别标注了20的字样,代表Rider系列20年的光辉历史。
前视图:
鞋头部分采用了金属切割线的装饰纹路。
鞋底:
基本沿用了前几代的大底设计思路,只在部分细节进行了调整。
鞋舌:
颇有金属质感的logo提升了整款鞋的档次。在鞋带方面,R20还是沿用了R19的优秀设计。
Rider系列的设计理念就是“Smooth Ride”,平滑的跑动体验,即最大限度地减少脚在过渡期间的快速加速和减速,从而创造最平稳的跑动过程。Rider的所有设计与技术都是紧紧围绕在这个理念之下产生的。
R20的脚感与R19有着明显的区别:R19跑起来,全掌的缓冲和回弹比较平均,特别是在落地时的那一霎那的柔软度不硬不软刚刚好,能够给予跑者充分的信心。究其原因,R19后跟的Wave结构更多是起到稳定器的作用,让你的双脚在跑动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多余的弹跳和晃动,以此来保证你的平衡的跑步体验。因此,R19的设计思路是以跑者的能力为中心,无论你习惯后跟落地还是前掌落地,总会找到一个舒服的落地点,鞋子的作用只是帮助你减少多余的冲击与晃动。
跑步鞋选购攻略好文
R20的脚感则完全不同。我认为,R20的中底设计思路是:设定中后掌作为第一落地点,利用后跟的Wave结构兼顾避震与稳定,同时额外给跑者更多的向前的反馈,让身体重心自然滚动到前掌,而坚硬的前掌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性。因此,这样前软后硬的中底设定让后跟的Wave结构更多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但总体的脚感还是比R19要硬的多。
这对于那些习惯于后跟落地的初跑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在实际的跑步过程中,我的后跟会得到更多额外的回弹反馈,仿佛有一根弹簧似的。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前代也有显著提升,它会让你的脚始终保持在全掌落地的状态。但是,R20的设计思路明显是偏向于讨好后跟落地的跑者,如果你习惯于中后掌落地,那么R20跑起来会非常舒服,而如果你习惯于中前掌落地,较硬的前掌支撑会让你跑起来不那么舒服。
综上所述,我认为新一代的R20的目标人群会更偏向于初跑者,适用于中低配速的跑步训练。对于初学者而言,中后掌落地可以有效发挥R20的全部机能,前软后硬的中底设定会营造出一种向前推进的脚感,特别有助于初跑者从后跟落地往中前掌落地跑法转变。
同时,兼顾避震与反弹的后跟脚感也会讨好这一部分刚刚开始跑步的人群。对于我来说,R20的脚感明显退回到R18的硬派时代。
由于我更习惯于中前掌落地,更多时间,我的脚会直接落在坚硬的前掌上,而毫无回弹的前掌让我感觉穿的是一双竞速鞋,而如果我要发挥这双鞋的全部机能就要从前掌落地倒退回中后跟落地。因此,R20更适合中后掌落地的跑法,比较适合配速马拉松配速在5分左右的跑者。如果你是配速在4分乃至3分半以内的跑者,我建议你可以选择更纯粹的竞速鞋。
可以说 R20还是一双杰出的次顶级缓震跑鞋,全新的鞋面设计、中底设计和全新的Cloudwave技术都让它提供了更好的脚感与指导性,在国外的各大跑鞋评测网站中高分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