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它才能有我们走过的足迹,也才有我们美好的回忆,那么,如何选购摄像机,摄像机哪个牌子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些时候,是不是觉得照片已经不能够满足留住记忆的需求了?是不是想为老人呈现一些声色俱全的生动视频,让他们更开怀?是不是想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留住这些珍贵的回忆?是不是还想自己剪辑一段温馨的视频,来感动TA?
如果你有这些需求,那么可以考虑买一台DV,不需要昂贵的专业摄像装备,一部小巧的家用DV,就能满足你的种种需求。
摄像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它才能有我们走过的足迹,也才有我们美好的回忆,那么,如何选购摄像机,摄像机哪个牌子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DV(Digital Video)即数码摄像机,它是由索尼、松下、胜利、夏普、东芝和佳能等多家著名家电巨擘联合制定的一种数码视频格式。
从第一台数码摄像机诞生至今,已经有22个年头,在这22年中,数码摄像机发生了巨大变化,存储介质从DV到DVD再到硬盘,总像素从80万到400万,影像质量从标清DV(720×576)到高清HDV(1440×1080),都在这22年中发生。
1995年 第一台DV摄像机诞生
1995年7月,索尼发布第一台DV摄像机DCR-VX1000。DCR-VX1000一经推出,即被世界各地电视新闻记者、制片人广泛采用,这款产品使用Mini-DV格式的磁带,采用3CCD传感器(3片1/3英寸、41万像素CCD),10倍光学变焦,光学防抖系统,发布时的售价高达4000美元。DCR-VX1000是影像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此,民用数码摄像机开始步入数字时代。
2000年 第一台DVD摄像机诞生
2000年8月,日立公司推出第一台DVD摄像机DZ-MV100,这款产品只能用DVD-RAM记录,日立第一次把DVD作为储存介质带入到数码摄像机中来,使用8cm的DVD-RAM刻录盘作为存储介质,摆脱了DV磁带的种种不便,是继DV摄像机之后的一次重大革新。
2004年 第一台微硬盘摄像机诞生
2004年9月,JVC推出第一批1英寸微型硬盘摄像机MC200和MC100,硬盘开始进入消费类数码摄像机领域,两款硬盘摄像的容量为4GB,拍摄的视频影像采用MPEG-2压缩,用户可以灵活更改压缩率来延长拍摄时间,硬盘介质的采用使数码摄像机和电脑交流信息变得异常方便,MC200和MC100以及以后的几款1英寸微硬盘摄像机都可以灵活更换微硬盘。
2004年 第一台HDV 1080i高清摄像机诞生
2003年9月,索尼、佳能、夏普和JVC四巨头联合制定高清摄像标准HDV,2004年9月,索尼发布了第一台HDV 1080i高清晰摄像机HDR-FX1E,HDV的记录分辨率达到了1440×1080,清晰度得到革命性提升,而且仍支持DV格式拍摄,向下兼容。
目前市面上数码摄像机按使用用途可分为:广播级机型、专业级机型、消费级机型。按存储介质分为:磁带式、光盘式、硬盘式、存储卡式。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DVCPRO 50M
这类机型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高,性能全面,但价格较高,体积也比较大,它们的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图象质量最好。当然价格也很顶尖,几十万元起步的售价应该也只有大型影视制作公司才能消费得起。例如松下的DVCPRO 50M以上的机型等。
不同于广播级摄像机笨重的大块头,专业级摄像机的外型很抢眼,在大街上偶尔能看到一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摄影师,是不是觉得很酷?
由于在成像质量和适应环境上更为突出,专业级机型一般应用在广播电视以外的专业电视领域,如电化教育、一些小型工作室,或者一些娱乐频道的街头采访等。
DVCAM
专业级机型的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用摄像机,不过近几年来,一些高档专业摄像机在性能指标等很多方面已超过旧型号的的广播级摄像机,价格一般在数万致十几万元之间。代表机型例如索尼公司的DVCAM系列机型。
相对于消费级机型来说,专业DV不仅外型更酷,更起眼,而且在配置上要高出不少,比如采用了有较好品质表现的镜头、CCD的尺寸比较大等,在成像质量和适应环境上更为突出。对于追求影像质量的朋友们来说,影像质量提高给人带来的惊喜,完全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消费级机型也叫家用摄像机、家用DV。
消费级机型应用在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非业务场合,比如家庭娱乐、聚会、出游、日常留念等,这类摄像机体积小重量轻,不像前面二位那么笨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也相对更亲民,一般在1000元~10000元之间,当然也有一些国产品牌已经推出了跌破千元大关的产品。
家用DV属于入门级摄像机,但由于产品丰富,细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入门DV、中端消费级DV和高端准专业DV产品。
SONY DVW系列
根据上面的讲解,在购买DV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拍摄的节目类型”,然后是“圈定满足需求的产品”,最后进行一下“性能价格比较”确定机器型号。
比如影视节目就有电影和电视剧、电视栏目和微电影等分类,你看电视剧的时候,剧中人“脸红代表害羞”、“脸白代表害怕”,画面色调直接表现情节,而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节目画面略红点或者略灰点儿你会在意吗?
不会!因为画面色调的变化根本不会影响节目表现的内容。
拍“新闻播报类节目”只要能够曝光合理、画面基本不偏色即可。所以购买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摄像机的分类。
那么拍新闻和拍电视剧能用一样的机器吗?当然不能。
新闻够广播指标就可以了,用什么机器不重要。什么DVCAM、DVCPRO、小高清随意。
而拍电视剧的摄像机就得具备足够的“清晰度高”、“低照度高”、“信噪比好”的指标,还得具备“gamma”调整、“色相矩阵”调整能力。
所以现在拍电视剧的设备,标清用SONY的DVW系列,高清用SONY的HDW系列。
其它类型的机器用的很少。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摄像功能的需求不同。所以你需要先确定节目的类型,再根据节目的类型确定摄像机要求,才能选择一台合适的摄像机。
松下 DVCPRO
拍摄广播电视节目就是要通过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就得选择“广播级摄像机”,例如SONY的DVW750、HDW750;松下的DVCPRO。
从价格来看,机身8万以上就是广播级摄像机,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是新闻资讯类节目例如:《娱乐现场》,用1/3CMOS以上的小高清也可以。
电视剧节目不但有情节内容,还要求画面表现力,对设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刻划人物,2/3CCD、140M以上码流是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SONY的HDW系列比较受欢迎。
既然被称为“电影”,那么画面的大场景、叙事风格等等都会在摄像机的好坏中体现出来,35mm全画幅的摄像机是基本的要求。
这种类型的片子,要求画面表现力。对摄像机的要求按“数字电影”配置即可。
这类拍摄,主要是制作DVD光盘或者在网络播出。这个指标用1/3CMOS以上的小高清摄像机。
这种节目的播出方式基本和企业活动相同,但现场部分的制作要求一般还要低些,因此采用用1/4CMOS以上的小高清摄像机即可。
CCD和CMOS均是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器材,其中CCD是半导体单晶材料,而CMOS是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工作原理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可以将两者理解成一个“光电转换器”,将光转换成能记录的电信号。主体的反光,进入镜头,然后由CCD转成电信号,这样才能把画面拍下来。
在成像方面,使用CCD元件的摄像机优于CMOS,因此采用CCD的摄像头价格都会相对比较贵。但由于低廉的价格以及高度的整合性,CMOS镜头的应用范围要广一些。
相信各位在网上下载过电影的同学都知道720p、1080p高清视频文件,而我们的直接感官体验就是——高清视频真的好清晰,有没有?那么显而易见,高清家用DV就是能拍摄高清视频的家用DV。
那高清是什么?高清是新一代视频标准,它不是一台摄像机或电视机,而是一个系统。高清主要是一种视频标准,即视频分辨率高于或等于1280x720像素(视频长宽比例通常为16:9),低于这个分辨率的视频称之为标清。
目前有720p、1080i、1080p三种高清标准,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720p和1080p,其中720p是像素为1280×720的视频文件,1080p是像素为1920×1080的视频文件。
在卖场购买时,常常会听到经销商口中说“这DV是1080p高清呐!”、“这可是1080i高清呢!”,我们常常会被这样的词语弄的晕头转向,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1080i是一种高清晰度电视信号格式,它的“1080”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条水平扫描线,它的“i”是interlace,代表隔行扫描,在播放时,它先扫描单数的垂直画面,再扫描双数的垂直画面。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传统的CRT电视,是通过电子束在屏幕上一行行地扫描后发光来显示图象的。而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带宽的限制,只能传递隔行信号,以节省带宽。
比如NTSC电视机在工作的时候,会把一幅525行图像分成两场来扫,第一场称奇数场,只扫描奇数行(依次扫描1、3、5…行),而第二场称之为偶数场,只扫描偶数行(依次扫描2、4、6…行),通过两场扫描完成原来一帧图像扫描的行数。
由于人眼具有视觉暂留效应,因此看在眼中时仍是一幅完整的图象,这就是隔行扫描。
不管是720P还是1080P,它们中的“P”是Progressive的缩写,代表逐行扫描;而前面的数字“720”、“1080”表示水平方向有720条或1080条水平扫描线。
因此,720P和1080p的图像,每一行的图像都是同时表现在画面上的,因此比隔行扫描的“1080i”更加的平滑。
如果1080i每秒显示30个完整画面,那么1080p每秒能显示60个完整画面,所以1080p比1080i的画面更为稳定流畅。
虽然两者在画质上有差异,但是从人眼的角度来讲,两者的画质差别通常并不明显,不过在拍摄运动频率较高的画面建议用1080p,能有效减少运动波纹,而运动频率较低的画面,如动物世界、纪录片就可以用1080i模式,可以增大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三星1080p全高清家用DV
即使把选择框定在这样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我们还是不能指出一个具体的厂家具体的机型来。每个家庭的基础、想法、态度、目的还有经济实力也都不同,对于一个有钱的家庭来说,购买电影级别的摄像机来记录家庭生活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购买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对上面提到的知识来一次整理,为大家提供参考。
选择镜头一定要看它的光学指标,一般在16-20之间。那些所谓的数码300倍、400倍只是对已经纪录的图像进行放大,没有任何意义也最好不要用它。一般的DV机器都有增距或广角的外接镜头配件作为补充。
一些高档次的机器可以更换镜头,想拍摄大的项目用这样的机器再好不过。镜头的手动变焦也是必须之一,往往自动变焦在LCD看着没有问题,在拍摄后回放时已经追悔莫及。
这是DV给我们的特色之一,掌握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拍摄结果,传统的寻像器有着致命的缺点:在一个小空间以及手持时没有办法看到拍摄的效果。
这种翻盖式随机监视器可以任意旋转角度。LCD的大小及像素也是一台DV机的价格决定因素之一,而实际拍摄时更多应该依赖寻像器或者外接标准监视器,所以追求LCD的性能没有太大意义。
CCD可以说是DV摄像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决定DV摄像机图像质量的根本元素。对于一台DV摄像机来说,CCD的数量像素数尺寸是CCD的基本元素,目前流行的DV摄像机有3CCD与单CCD两种。
3CCD的每一片CCD掌管三原色光红、绿、蓝的一种,这样会比单CCD的颜色效果还原的更好,得到更自然的颜色和更宽的视觉对比度。
如果作为一个作品,DV机随机MIC录制的声音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不管你的随机MIC是否为立体声),专业的话筒杆加专业指向性话筒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带专业MIC所需的XLR输入接口的DV机型不多,一些DV机可以增加XLR的选件。如果你对这方面有要求的话,市场上一些针对DV的MIC也是不错的选择,相对来讲你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接近于专业的声音
小巧方便是DV的又一个特性,那些手掌大小的直立式DV更是如此,尤其在需要拍摄一些不需要引人注意的东西时。当然也仍然很多人喜欢那些较大可以肩扛的机型,这样看上去会更专业。有一点需要说明,手感对于一些人也很重要。
另外购买时还要注意行货水货,有些DV是水货,因此不能保修,商家说是全国联保,但是谁知道呢?你最好买的时候开具发票,并且立刻和厂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