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值值值 > 好文攻略 > 评测 > 镜头 >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SONY FE 50mm F1.2 GM样张

6. 边角失光

边角失光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叫做自然亮度衰减,这与镜头无关所以在这里不讨论;第二是机械边缘失光,这就是我前面提到被某些东西挡住导致边缘全黑的暗角;第三就是光学边缘失光,就是我们要讨论,而且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边角失光。

光线进入镜头的孔我们称为入瞳孔。如果你从镜头的正面看,入瞳孔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圆。但如果你像上图一样从侧面看,那么入瞳孔就是猫眼型,而这个猫眼型的面积一定比圆形小,面积小的意思就代表同样时间内进入光线的量会比较少——就是比较暗。

这也就是为什么画面边缘的亮度会比镜头中央来得暗的原因。但如果你收光圈,让这个入瞳孔缩小,导致光线从镜头正面或侧面进入都不会明显影响入瞳孔的大小,那么就可以达到画面中央与边缘相同亮度的目的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缩光圈可以减少边角失光的原因。

已修正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4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8

未修正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4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8

在未开启校正的情况下,光圈全开会有明显的边角失光,如果想要从中央到边角有一致到亮度,大约要把光圈缩到f/2.8才有效果;如果是开启修正的情况下也差不多至少要缩到f/2左右。

7. 口径蚀

在光圈全开时,画面的四周最容易出现口径蚀。什么是口径蚀呢?各位可以看光圈全开f/1.4的照片,画面中靠近角落的光点呈现猫眼状,就是所谓的口径蚀。而它的成因呢?很简单,你把镜头从上面拿歪来看就能够理解了,如下图: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先看上图左,各位想像一下自己是一大片光线,当你要从这个方向进入镜头时,你最终会是什么形状的呢?我想绝对不是圆形的吧~从这个方向进入镜头的是呈现猫眼形。但如果是像上图右,把镜头缩了光圈,那么成像的光线就不会呈现猫眼形,而是会受到光圈叶片的限制成为多边形了(因光圈叶片而异)。从上面来看,光圈越大口径蚀就会越明显,光圈越小则越不容易看出来。原因是光圈的口径越大时,从镜头四面八方来的光线全都穿过光圈,所以就连那些从侧面来、变成猫眼形的光线也毫无保留的进入了,所以也就成像在画面的四周;但当光圈一缩小的时候,原本从镜头侧面进来的光线被光圈叶片的外围挡住了,只有从镜头中间的光线能够通过,自然不容易看不到猫眼形的散景。

我们来看看50GM的口径蚀表现: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4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8

我们来看看把对焦距离拉得稍微远一点所呈现的口径蚀: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4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8

就楼主的观察来说,50GM的口径蚀并不明显,其实f/1.4的口径时就满少的,f/2的时候会变的很不明显。

这次我也拍了一个影片来测试口径蚀的连续运行,或许可以让动态摄影师做个参考。以下是视频截图: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其实平常哪会没事这样拍口径蚀啊?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拍摄画面: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ILCE-1 50mm ISO320 f/1.2 1/500s

整体来说,50GM的散景二线性(散景光点外圈比内圈亮)也相对不明显,应该是不需要担心得议题。

镜头相关阅读

8. 变形

镜头的变形成因,是镜头中央与画面周围的大倍率不同所导致的。通常广角镜头会有由内而外凸的桶状变形,望远镜头则容易有由外向内凹的枕状变形。而变焦镜头很有可能两种现象都会在同一颗镜头上发生,变形也通常是变焦镜头会比较明显。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校正后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校正前

50mm的变形自然是少的,如果不开启校正画面会有些微的枕状变形,建议各位可以开启数位校正,让画面中的直线是直线。

9. 彗星像差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彗星像差是光线在中心轴外面的光线射入镜片后,无法在同一个点上汇聚的现象,如上左图,镜头左边过来的光线无法在右边的感光元件上汇集成一点,越偏离镜头中心轴的光线偏离的会越严重。最后就成了右边的画面,画面最中心的光点维持点状,但只要越偏离中心,点光源散开的程度就越明显。由于散的方式通常如上右图所示,看起来有点像是彗星,所以又称为彗星像差。通常这种现象会在大光圈的时候出现。所以等一下我们仅比较光圈全开的部分。

通常我们不太会测试彗星相差,只有在光圈大于或等于f/1.4的镜头时才会测试,因为这种现象好发于超大光圈镜头,如果是f/2.8或f/2之类的镜头其实是很难看出来彗星相差的。

10. 星芒

星芒是光线通过光圈叶片时所产生的绕射现象,当光圈越小时就越容易产生星芒,能够拍出星芒的物体有很多,基本上只要是强烈点光源大概都可以,例如太阳或者是夜景中的路灯(相对于夜晚,路灯也算强光),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光点在画面中不能太大或太小。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4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2.8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4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5.6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8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1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16

50GM的光圈叶片为11片,所以星芒理论上会呈现22支。

11. 呼吸现象

呼吸效应的意思,是镜头在[对焦]时,会出现[变焦]才有的状态。意思就是对焦时画面会放大或缩小。拍照的人很少会注意到这点,绝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会注意到,但有非常多镜头都会有这个问题,而且不限定焦镜或变焦镜。

但对于拍摄影片的人来说,呼吸效应就是个该注意到的问题,因为对焦位置改变经常被用来导引观众的观看位置,或者是带领观众的情绪。但对焦时若画面放大或缩小,就等于改变了构图,会非常容易看得出来,也有可能会影响导演叙事的方式。所以标榜自己是电影用的镜头通常都会对呼吸效应修正。

但楼主认为,有呼吸效应并不代表不适合拍影片,只是通常拍影片用的镜头会对此修正而已。有相当多的影片画面中有呼吸效应,但它依然是非常棒的作品。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以50mm f/1.2GM的表现来看,这颗镜头有明显的呼吸效应。我们是用f/16的光圈下去测的,所以看起来会特别明显,如果各位把光圈开大自然呼吸效应自然就被模糊而淡化掉了。我认为如果各位开f/1.2光圈下去拍是感觉不太出来的,但跟过去我们在相同环境下测试的镜头比较,50GM的确是会有明显的呼吸效应,要请各位摄影留意。

12. 使用心得与建议

现在是最适合使用超大光圈镜头的时代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使用无反相机的时候,可以直接的解决过去在数位单眼时遇到的问题。过去数位单眼的对焦精度会跟光圈大小有直接的关连,而且对焦点的位置对于对焦精度的影响更大,在大光圈时尤其明显。在使用这种超大光圈镜头时,DSLR边缘的对焦点对焦成功率很低,所以通常要采取先对焦再构图的做法,才能比较有机会准焦。

但无反相机的对焦点是直接做在感光元件上,光线不会受到反光镜的强度消减,能够保持整个画面都有相似的对焦精度,画面边缘也不容易因为光源不足产生无法对焦的情况。超大光圈镜头是五、六十年前就有的产物,但现在这个无反相机时代,是超大光圈镜头最好用的世代。

对焦速度无须担心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摄影:Danny Hsu

通常光圈大于f/1.4的镜头,我们不免俗的通常会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对焦速度不尽理想,这非常合理也非常正常,因为大光圈意味着需要使用更大的镜片,而大的镜片必然会让对焦马达造成负担,所以如果这颗50mm f/1.2GM对焦慢,我也会认为完全合理。

但既然Sony可以把400GM跟600GM那么大的镜片推到超快,那自然50mm f/1.2也没有慢的道理。Sony开发了全新的XD Linear极高动力对焦马达,所以我可以很自然的在拍人的时候,全时使用我习惯的对焦方式、对焦区域,我不需要因为这个f/1.2的超大光圈改变任何过去的使用习惯。

体积与重量才是亮点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楼主在查资料的时候,才赫然发现2016年推出的50mm f/1.4Z在外观上的规格与全新的50mm f/1.2GM几乎完全相同,1.4Z的版本直径小了3mm,但长度相同,不过两颗镜头的滤镜口径与重量却是完全一样。

G-Master系列注重的一直都有两件事,第一是锐利度,第二是柔顺的散景。至于重量与体积Sony过去的规划来看似乎不是他们太在乎的事,这是我大约在2019年以前的观点。但是当GM系列来到24-100mm这个范围内的定焦镜时,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些端倪,例如24mm f/1.4GM重445g,以24mm镜头的标准来看好像还好;但前些阵子推出的35mm f/1.4GM只有524g,这就是很明显的在告诉你他们的目标是轻量化;而50mm f/1.2GM的778g更是証实了这一点。

拿着这颗50mm f/1.2,感觉起来实在不像是f/1.2的镜头,反倒你会觉得有点像是一个35mm f/1.4或者是50mm f/1.4;再来,虽然滤镜口径是72mm,但楼主自己用尺量其实前玉直径只有48mm,如果你说它是f/1.4或f/1.8我也是会信的,不论从重量或从外观上来说,你都会有点难把f/1.2与手上的这颗镜头做连结。

实际使用的时候,我是真的会完全忘记正在拿着一颗f/1.2的镜头在拍照,它重量不能说很轻,但绝对不是过去你对f/1.2镜头那种拿起来拍照时头重脚轻的印象。搭配A7/A9/A1系列相机整体的配重会很匀称,手感会相当好。

投注高度热情与技术之作

Sony FE 50mm F1.2 GM 人像定焦镜评测 索尼镜头制造技术的展现

这颗50mm f/1.2GM要考虑的从来都不是品质好不好的问题,问题是为什么这么晚推出?我自己也好想要一颗这么轻松的f/1.2镜头。因为它彻底摆脱了过去我对f/1.2镜头的使用印象,它极为可靠而且带起来相对轻松许多。楼主相信这颗镜头将会是未来人像镜的热门人选,不仅专业摄影师会喜欢它的表现,摄影爱好者也会深深被它的轻巧所吸引,我们会非常推荐这颗50mm f/1.2GM给大家。请各位有机会,务必试看看这颗Sony费尽心思所打造到50mm f/1.2GM,相信各位可以感受到Sony工程师在其中所灌注的热情。

下载干净清爽无广告的网购值值值App,第一时间得到内部特价;点此领取隐藏优惠券,先领券再下单。

您已经投过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