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的是 Hoka OneOne Hupana 跑步鞋,这双跑步鞋适合经常公路跑的业余跑友。楼主将给大家展示这双跑步鞋的整体外观和做工细节,分享楼主的实际上脚感受,总结楼主的入手体验。一起来看看hoka one one hupana跑鞋怎么样吧。
购买理由:
楼主的上一双跑步鞋是半年前入的,经过半年多的磨损,也是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了(跑鞋的寿命一般在400km—600km左右,这时大底可能还没磨损完,但是中底已经不具有保护作用了)!所以就在天猫上入了这双Hoka OneOne的跑步鞋!
Hoka One One 原意与毛利语发音为「飞翔之时(Time To Fly) 」,是由两位长跑运动员设计(具体忘记是谁了),Hoka One One 的跑鞋有两大特点,“轻弹”、“缓震”。由于它的设计者的身份特殊,因此很多超马、越野跑与三铁跑者最爱穿该跑鞋。不过Hoka OneOne的跑鞋的价格也很贵,美亚上面,Hoka OneOne的跑步鞋将近是亚瑟士的两倍!
外型简洁自然的「HUPANA」为目前HOKA鞋款中最受年轻市场欢迎的鞋款,除了本次选择黑白配色之外,还有全白款式可以挑选。
跑步鞋选购攻略好文
「HUPANA」外观并没有太复杂的线条,只有简单黑白双色设计,为年轻的走路跑步两栖鞋。鞋身相当轻盈(约232g),脚跟到脚尖足差比以往鞋款更低(足差5mm),让脚掌与着地姿势更自然,每一步步伐重心转移更顺畅。
「HUPANA」鞋面透气度非常高,使用品牌独家的编织技术,是没有缝线的科技透气网眼布(骑车时脚趾凉凉的...)。
足筒往内发现透光度相当高,特别是鞋面与两侧鞋身的部分更为明显。
「无缝线鞋面编织结构」不只提供最大透气度,同时贴合轻盈的鞋面提升穿着时的舒适度,搭配厚实饱满的杯状中底结构,让各种足型(楼主有轻微扁平足)和跑姿的朋友能有不错的稳定性。
HOKA 品牌的创始人,就是希望能帮助跑者在越野路段能有效完成下坡赛道,减缓足踝、膝盖的强大负担,因此「HUPANA」延续厚底缓震材质,让实跑有不错的能量反馈,同时体积也是一般跑鞋的2倍,整体重量更减轻三分之一。
鞋带不是有弹性的类型,没有太多延展空间,个人猜想是因为编织鞋面张力相当不错,所以使用普通鞋带。鞋带孔为椭圆形设定,同时带孔两侧有进行加强拉扯,全鞋耐用度提升许多。
编织鞋面纹理挺有质感,虽然重量轻,但是实鞋(足踝包覆、鞋舌等)没有想像中单薄。
个人蛮喜欢「HUPANA」没有太多繁杂的线条设计,仔细观察后发现前鞋身与两侧鞋面都有进行网孔透气设计,跑动时真的会有空气在脚趾间流动的感觉。
多密度中底结构让足跟Q软,提供足部落地的缓震保护。前掌足感更有弹性,蹬地推进时相当有感。
「HUPANA」中大底使用耐用EVA与橡胶混合的「RMAT轻量耐磨材质」,面对越野或不平整路面的耐用度更高,提供效率更高的前进动力。
鞋底两侧类似蜂巢的视觉设计,加强在过弯时的抓地与耐磨力。
后跟上写着「RMAT轻量耐磨材质」的技术缩写,同时发现大底花纹为3D网纹设计(仔细看久有点晕)。
「HUPANA」鞋垫似乎没有使用「Ortholite鞋垫」。
接下来就实际操跑一番。
楼主比较喜欢在自家附近街跑,所以这次测试也是在自家门口。
由于街跑碰上许多转弯、煞停与起步,所以忽走忽停无法速度持平。穿着「HUPANA」跑动可以明显感受中底缓震表现不错,全趟配速约莫6分半,轻量避震材质的多密度中底结构遇上台阶与路面落差来的非常平稳。
鞋面的透气度可圈可点,跑到中后段时脚背与趾间开始出汗,「HUPANA」编织鞋面散热相当有感,搭配5mm前后足差,瞬间启动的推进带跑感也让我印象深刻。
楼主也有在较多碎石路面与柏油路面进行强度较高的「冲刺」训练。15公尺左右的冲刺重覆5趟。发现在第二趟冲刺中前脚掌出现明显灼热感,楼主测试相当多的慢跑鞋款,个人觉得「HUPANA」发热时机比想像中快了不少。
虽然中大底的RMAT材质反弹有感,当天路面有许多落叶与灰土,鞋底较光滑的纹理遇上较细的沙土与泥地有点容易打滑,不知道湿滑路面会不会也有同感。
整体试穿下来,个人觉得「HUPANA」应该适合路跑练习或是初心学者着穿,虽然足踝支撑还算稳定、膝盖缓冲避震也相当明显,整体耐磨度不错,抓地前足侧也有加强,但是全面抓地力与避震感与自家前辈(Tracer 2等)比起来相较弱了一点,也没有专业跑者追求的「贴地感」,如果天气与环境不要太恶劣应该又另当别论。
前足掌意外灵活,如果遇上要闪避或是跨跳通过的路面,「HUPANA」变向与横移的中大底相当扎实,加上鞋面与脚踝包覆的很稳妥,怎么跑跳都不会空荡晃动,即使是碎石较多的路面也让楼主非常有安全感。
Hoka 跑鞋给楼主的感觉还不错,因为创办人本身就是知名且颇有经历的超马路跑选手,所以多年路跑与手工制作跑鞋的经验结合特别受用,成功研发厚实中底又能保持绝对轻量,着实不容易。
「HUPANA」以「轻盈」一词贯通,不管是轻量缓震材质的中底,还是无缝线鞋面编织结构,一切的设计组合都是为了让鞋身减轻,因此如果追求鞋款轻量的跑友可以考虑看看。
虽然抓地力个人觉得弱了一点,但是RMAT材质大底相当耐磨,加上极低足差让推进感更为明显,只不过编织的鞋面透气度高,相对在湿冷阴雨天气容易浸湿,个人认为此鞋是「好天气专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