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下面要和大家分享的是 Adidas 阿迪达斯 adiZero Boston5 跑步鞋。这双跑步鞋被《跑者世界》形容为比前代更软,重量比前代更轻,鞋底厚度相比前代也下降了。接下来楼主就给大家详细展示一下这双跑步鞋的包装、外观和做工细节, 分享楼主在缓震性能、支撑性能方面的感受,总结这双跑步鞋的优缺点,一起来看看怎么样吧。
adizero boston 5 其实是我在入手nimbus17后购入的第二款跑鞋,其实对于不跑步只压马路的我,一双轻便的竞技跑鞋并不是最佳选择。但是,adidas的boost技术就像是施了魔法让我欲罢不能,但是Ultra Boost坚挺的价格又让人望而却步。在这个时刻,adizero boston 5进入我的选择视野,覆盖5/6面积接近全掌的boost中底,外底采用以防滑和耐磨著称的马牌橡胶,低调而传统的外观设计,加上300多元的亲民价格,你所要做的就是赶紧下单。
鞋盒:
“我是乐迪,每时每刻,准时送达”,当然也离不开多多的帮助。超级飞侠,有小朋友的家长都认识的吧。adidas boost系列的鞋盒以黑色为底色,三道白杠是adidas永恒的印迹,明黄色的boost字样非常张扬地环绕鞋盒侧面,彰显着与众不同的特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adidas的鞋盒与asics、圣康尼等比起来盒子本体偏软,耐压度一般。侧面有尺码标签,这款adizero boston 5配色为1号黑色/深紫红/红荧光,鞋面材料为织物及合成革混合面。尺码问题到后面再详细说。
配色:
毫不讳言地说,这种红黑搭配的配色风格既沉稳又不失灵动,整个鞋面是很纯粹的黑,甚至连adidas的三条杠都选择了黑色,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底boost材料如雪一样的白,而马牌大底和型号标识的橙色则不经意地彰显了一款竞技跑鞋所蕴含的无限活力。这样的配色深得我心,即便在工作场合穿着也不显得突兀。
鞋体两侧:
值得一提的是,boston 5的推出恰逢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之后,因此adidas每卖出一双boston 5就会向受害者基金会捐款。也许是为了契合这种悲伤的气氛,adizero boston 5的外观设计非常内敛,甚至有一些复古的意味。鞋体的结构采用了传统的三段式设计,也没有采用流行的无车缝热贴合技术,甚至比前几代更加偏传统,如果没有白色的boost材料加持,你可能只会将它当作一款健步鞋,而不是一双以速度为特点的竞技跑鞋。
内侧也采用了对称设计,前后掌落差达到10mm,更加适合初学者的跑步习惯。侧面看,中底采用boost+EVA双层结构,中底上层及前掌采用eva材料更有利于增强稳定性。boost材料似乎只占鞋底3/4的长度,但eva包裹一部分boost材料外侧,实际上boost材料占整个中底的5/6。adidas往往是以boost用量来区分跑鞋的档次,在这样一款入门款跑鞋使用全掌boost可谓诚意十足,也提供了强劲的缓震性能。
跑步鞋相关文章阅读
鞋面:
adizero boston5采用复合型鞋面构造,前掌脚面是双层大网眼结构,而从三道杠支撑部分开始则是单层网,所以透气性能优异,适合春夏穿着,冬天还是老老实实穿asics保暖鞋吧。鞋楦部分使用了类似麂皮的磨砂质感的人造革,鞋头有一定的上翘,有助于保护脚尖。鞋身中部采用TPU材质的LOGO与人造革材料结合发挥支撑作用,事实证明人造革对于鞋面的支撑作用强于热贴合材料。鞋舌部分同样采用毛面布料,结构设计优异不会左右滑动,内衬材料饱满包裹性强。鞋带比较粗劣,弹性和延展性都不足。至于为啥鞋垫是死对头nike的,还是留个悬念吧。
跟部:
后跟采用一圈硬纸纸板进行包裹,以增强后跟的稳定性,但是和慢跑鞋相比没有填充足够的海绵材料,包裹感和舒适度不足。但是对于马鞋来说,重要是减重,当然成本也是关键。从后跟来看,后跟中底采用向外倾斜的结构,内侧厚外侧薄以增强稳定性,后跟boost厚度比较可观,用量与次顶级慢跑鞋相当。橙色的adizero boston标识显露出自己的身份。
跑步鞋相关文章阅读
内部:
取下鞋垫后,鞋底是白色尼农布作为衬底,并没有像asics那样增加蓝色缓震层,但是在脚掌中间位置进行镂空,让脚底直接接触boost材料,增强前掌的舒适度。鞋底的针脚走线非常工整,没有因为价位低而粗制滥造。鞋标没有直接热贴合在鞋舌背面,而是缝在鞋内侧,adidas的尺码比较诡异,这双鞋居然对应US7/UK6.5/FR40/JP250/CHN245五种不同尺码,这在选购的时候会造成较大的迷惑。从实际尺码看,adizero boston 5总体上偏小,比以尺码小而著称的asics还要小半码,建议选购按照CHN这个尺码来挑选。当然由于boston5的前掌包裹性一般,加上鞋头麂皮质感柔软,即便偏小一点点也不会挤脚。
鞋底:
boston 5大底采用了德国橡胶轮胎大厂Continential的马牌大底,提升了鞋底的抓地力和耐用性。在大底布局上沿用了boost系列一贯的Quickstrike方案,前掌采用沟槽镂空设计,后掌则是环状分布,跟部中间大面积镂空露出boost材料,目的是降低鞋子的重量。足弓位置使用银色的Torsion System中桥辅助支撑,既强化前后掌的连接性,又提供了一定的防扭转能力,有效提升了跑鞋的稳定性。当然作为实用级的跑鞋,并没有像adios或者UB那样将中桥延伸至前掌,只能说够用就好。鞋底耐磨程度方面,多数品牌只在后掌使用耐磨橡胶,而前掌使用发泡橡胶。boston 5的马牌大底采用一体成型工艺,没有使用发泡橡胶,耐用度值得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adidas的boost技术也在不断演进,更加成熟的工艺使得发泡小颗粒更加饱满,以往boost中底颗粒之间常见的缝隙和气坑在这一代产品中已经不多见。另外,鞋底的boost材料小颗粒上压制了四个一组的小点,模具精度非常高,可以作为今后辨别真假boost鞋的一个手段。
跑步鞋相关文章阅读
鞋垫:
鞋垫同样采用了与鞋体一致的黑色,上面印有明显的boost标示,但是材质却采用了廉价的发泡EVA,造成脚感偏硬,这也是这双鞋最大的槽点。于是自己给boston 5换了一双ortholite加厚版高弹鞋垫,脚感瞬间改善,既能感受到柔软的触感,又能传递boost的Q弹。在配上ortholite鞋垫后,我对这双鞋的感受是每一步都在翔堆里挣扎。
由于我只偏爱徒步而非跑步,因此只能以徒步的角度去感受一双跑鞋,也许并不能做到以一概全,也无法真正体会到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但是,与我之前穿过的那些缓震系顶级跑鞋相比,adizero boston 5虽然在支撑性和包裹度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也具备一些独有的特性。
首先,全掌的boost材料的运用,无论在奔跑性能、舒适度、耐用性等各个方面对boston系列都是一次质的提升。双层结构的中底适合各种速度,在注重速度的跑步中,前掌phylon包裹boost的“双密度”设计有助于提升前掌的稳定性,而后掌较为厚实的boost在慢速跑时也能够提供足够的缓震。不过,经过实际对比,boston5作为竞技跑鞋,所使用的boost材料要比ultra boost使用的同类材料偏硬,就像asics的nimbus采用solyte45度的中底,而kayano采用的是55度,所以相对偏硬。
跑步鞋相关文章阅读
其次,boston 5在确保中底缓震性能和鞋面基本支撑度的基础上,对鞋面部分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减重,将单只的重量控制在240克以下,与动辄300多克的顶级缓震系跑鞋相比,简直可以说是轻如鸿毛。在长距离的跑步或者户外徒步过程中,这种轻便的脚感无疑会让双脚摆脱重力的束缚。
再次,boston 5采用的单层鞋面带来了出色的透气性,在炎热的夏天或者跑步中,可以保持足部的清凉干爽。当然,在寒冷的11月-2月,不推荐穿着这双鞋,ascis可以在这个季节给您带来温暖的感觉。
总结一下优缺点:
Adidas 阿迪达斯 adiZero Boston5 跑步鞋优点:
- 鞋底配置强大,phylon+全掌boost中底+马牌大底的配置可比肩次顶级,单单鞋底就值回票价。
- 轻量化设计,鞋体轻便舒适。
- 单层网状鞋面,透气性好。
- 全能而实用,实用性强,不仅仅定位为马鞋。
- 价格亲民,一年换一双也不会心疼。
Adidas 阿迪达斯 adiZero Boston5 跑步鞋缺点:
- 鞋面配置较差,包裹性一般。
- 鞋垫用料低端,影响穿着体验,建议自行更换。
- boost颗粒具有一定的吸色性,要注意清洁和打理。
阿迪达斯跑步鞋晒单好文阅读
总体而言,adizero boston 5是一双全能而又实用的跑鞋,以一个亲民的价位提供了全掌boost+马牌大底的配置,在鞋底规格上已经接近了次顶级的配置。虽然因为定位和成本原因,boston5并没有在鞋面部分提供类似无车缝工艺、编织鞋面以及TPU后跟固定装置等科技,但是富有弹性的鞋面和TPU商标固定结构依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脚感。无论是以速度为要求的竞技训练,还是以消耗热量为目的慢跑,或者纯粹的比拼微信运动步数,boston5都能很好地全面兼顾,并始终提供足够的缓震和舒适的脚感。如果想体验boost“爆米花”黑科技带来的脚下体验,又不希望为旗舰产品花费过多,那么adizero boston系列应该是一个既能满足需求、又足够有亲和力的选择。